资讯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记者 武晓莉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通报(2025年第1批,总第46批)》。通报称,近期,经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共发现52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4月27日至28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作开班讲话。
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在预付式消费中,商家单方面规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解释》第九条明确了七大条款属于无效条款。“第7项是兜底条款,规定其他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无效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 (记者 郑铁峰 )近年来,手机租赁业务通过“零抵押”“低月租”的“以租代购”“先租后购”等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部分商家通过复杂的收费设计让消费者最终支付远超手机实际价值的费用。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应警惕“低价租赁”噱头,签约前务必核实总费用。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为弥补产品适配性不足,在备案条款外增设特别约定条款规避责任。如某保险公司在雇主责任保险条款基础上,增加“保险责任仅限交通事故”的特别约定并以此拒赔。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指出,这些特别约定多由保险机构单方提出,投保人未参与磋商,若投保时未充分告知风险和权益,对实际投保人则不产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