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记者 武晓莉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通报(2025年第1批,总第46批)》。通报称,近期,经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共发现52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4月27日至28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作开班讲话。
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在预付式消费中,商家单方面规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解释》第九条明确了七大条款属于无效条款。“第7项是兜底条款,规定其他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无效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 (记者 郑铁峰 )近年来,手机租赁业务通过“零抵押”“低月租”的“以租代购”“先租后购”等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部分商家通过复杂的收费设计让消费者最终支付远超手机实际价值的费用。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应警惕“低价租赁”噱头,签约前务必核实总费用。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为弥补产品适配性不足,在备案条款外增设特别约定条款规避责任。如某保险公司在雇主责任保险条款基础上,增加“保险责任仅限交通事故”的特别约定并以此拒赔。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指出,这些特别约定多由保险机构单方提出,投保人未参与磋商,若投保时未充分告知风险和权益,对实际投保人则不产生效力。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推荐,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 10个优秀实践案例。
《报告》分析了2024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从顶层设计、法律法规、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监管服务、宣传引导、国际合作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2024年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报告》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发布,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了解。 ( 鞠闻 )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记者 武晓莉 )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继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免费领养”猫腻多 消保委发布宠物消费避雷指南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当街边小店与商业巨头同台竞技,一场关于零售业的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成为未来零售业破局的关键。 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4月25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共享充电宝异地归还问题消费调查报告,指出电饱饱品牌共享充电宝涉嫌用户协议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同一品牌计费规则存在差异等情况,建议共享充电宝企业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的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冯铁飞)《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建设,扩大消费维权‘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的覆盖面、提升可及性。”目前,山西、河北、湖南和新疆等省(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