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多名即将入学的研究生向媒体反映,学校的奖学金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本在招生时承诺的奖学金政策,竟然在开学前夕发生了变化。这一调整不仅关乎学生的经济负担,更深刻影响了他们对学校的信任。
如今,枣庄有了“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和“全国二手车交易示范基地”两张新名片,并连续4年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工作中获评优秀档次,成功闯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的“枣庄路径”。
《河南日报》7月16日消息,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十项工作任务,持续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把握“亲”“清”之道,树立“亲则两悦、清则相安、亲清事成”理念,构建“有事不撒手、 ...
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让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总书记指出,“现在的城乡人口流动还是候鸟型的。市民和农民之间的平衡转化,要体现在政策上”。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中央有一条“托底”的政策:进城老百姓的农村责任田和宅基地,自愿原则下可以退出,政府不能强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不断增兵华北,平津先后陷落,大规模战事一触即发。作为当时华北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平汉线上的战略要地,保定会战于1937年9月打响,日军沿平汉线大举南侵。
河南发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言必信、行必果 ...
“以产业留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认为,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如今的两大产业是“耐心”培育出的“产业玫瑰”,即不追求短期政绩速成,而是尊重产业成长的时间规律,以长期投入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产业生态,从而突破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和人才的良性运转,支撑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枣庄,“耐心”不仅是产业战略,更是对“人”的信任。资源枯竭让枣庄面临人才流失之痛:2018—2023年,驻枣院校毕业生留枣率仅21.5%,非枣庄籍毕业生留枣率低至7.8%;企业技能人才也大量外流。为扭转局面,2023年底,枣庄启动“榴枣归乡”工程,让人口规模稳中有升、人力素质持续改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在山东吉利欣旺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时说,中美两国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星期五(4月2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习近平说,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6月25日 Wed 2015—2025,十年弹指一挥间,精心播下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中国倡议发起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朋友圈”从最初的57个创始成员扩展到110个,带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