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多名即将入学的研究生向媒体反映,学校的奖学金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本在招生时承诺的奖学金政策,竟然在开学前夕发生了变化。这一调整不仅关乎学生的经济负担,更深刻影响了他们对学校的信任。
如今,枣庄有了“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和“全国二手车交易示范基地”两张新名片,并连续4年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工作中获评优秀档次,成功闯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的“枣庄路径”。
《河南日报》7月16日消息,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十项工作任务,持续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把握“亲”“清”之道,树立“亲则两悦、清则相安、亲清事成”理念,构建“有事不撒手、 ...
“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习近平总书记从“按规律办事”的角度观察城市产业布局、指出发展症结,“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不断增兵华北,平津先后陷落,大规模战事一触即发。作为当时华北抗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平汉线上的战略要地,保定会战于1937年9月打响,日军沿平汉线大举南侵。
河南发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言必信、行必果 ...
“以产业留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认为,枣庄作为资源枯竭城市,如今的两大产业是“耐心”培育出的“产业玫瑰”,即不追求短期政绩速成,而是尊重产业成长的时间规律,以长期投入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产业生态,从而突破路径依赖,实现产业和人才的良性运转,支撑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枣庄,“耐心”不仅是产业战略,更是对“人”的信任。资源枯竭让枣庄面临人才流失之痛:2018—2023年,驻枣院校毕业生留枣率仅21.5%,非枣庄籍毕业生留枣率低至7.8%;企业技能人才也大量外流。为扭转局面,2023年底,枣庄启动“榴枣归乡”工程,让人口规模稳中有升、人力素质持续改善、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在山东吉利欣旺 ...
特斯拉官宣:六座版Model Y L,金秋见!
言必信,行必果。 “十大合作计划”得到全面落实。 “八大行动”中除了人员培训受到疫情影响外,其他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1年9月,湖南长沙,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展出的塞内加尔工艺品。 (图/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