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值得期待的是,计划于2027年竣工通车的杭州机场高铁海宁段,将设海宁观潮站、桐乡站等站点,届时桐乡高铁站将实现“一站两线”的高效布局,海宁也将迎来第二座高铁站。从此,两地居民可直达萧山机场,还能与杭海城际铁路无缝换乘,让这出“双城计”再添生动注脚。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小时
卸甲河没有忘记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邢建军层峦叠嶂的巍巍太行山脉间,藏着一条被岁月温柔浸润的河流,这条河叫卸甲河。这条河流,不仅以秀丽的自然风光惊艳于世,更承载着千年岁月沉淀的故事。上卸甲河村就坐落在卸甲河畔,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曾回荡着革命先辈们坚定的脚步声,每一缕清风都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传奇。一卸甲河 ...
两城交界线绵亘约59.13公里,互为双方境内最长的边界。桐乡的屠甸镇、开发区(高桥街道)、崇福镇、大麻镇4个镇街的19个村落,与海宁几乎是“挽着胳膊”长大的兄弟。这里田埂连着田埂,河道串着河道,连菜场上的吆喝声都带着同款平仄。
驼铃相闻,舟楫相望。千百年前,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相遇相知的历史,谱写出文明互鉴的浩浩长歌。跨越山海,大道不孤。今时今日,越走越宽的“一带一路”,惠民生、得民心、利天下,铺就了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当文明的灯塔照耀前行的正道,如何 ...
光明网 on MSN1 天
于争鸣中见灼识
围绕青海玛多扎陵湖畔那方“昆仑石刻”所掀起的学术讨论,持续发酵。光明日报为不同观点提供充分阐释平台,各种见解或针锋相对,或互为烛照,不断激荡出新的火花,成为今夏引人瞩目的文化焦点,学界视之为“一场现象级学术公案”。
于争鸣中见灼识——关于“昆仑石刻”学术争鸣思考之一本报评论员“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6月8日,本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这篇文章, ...
七月的靖西,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被晨雾漫过,像披上了一层青灰色的铠甲。这座横亘在中越边境的小城,253公里的边境线串起132座界碑,古炮台的残垣在海拔800米的山巅守望百年,新时代警务站的灯火彻夜不熄。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和人文资源。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地处铅山县南部、武夷山脉北段的西北坡,总面积279平方公里,占武夷山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1.8%。“3·21”国际森林日前夕,记者走进这处千峰云集、万物共生的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天
诗性江南的当代回响
既讲述江南文化的人文底蕴与博大精深,又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与文化精神,呈现出创意新、站位高、内容实、思考深、文风活的鲜明特色。
与融入开放大潮的其他企业一样,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向好,贵州磷化集团的物流体系将愈加完善;双向互济、内外联动、共同发展,也都将在这条新通道穿行不息、满载货物的班列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近海、近边、近江的贵州,借西部陆海新通道向海而行,贵州磷化集团年均进出口产品和原料超250万吨,以多式联运方式(先以铁运发至湛江、防城港、钦州等港口,经海船运往辽宁营口,再通过铁路、公路配送)发运约20万吨化肥到我国东北地区,保障了春耕用肥,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07/12 18:01 凤凰网河南,影响中原的力量。  来自河南 驼铃声声,穿越千年风沙;梵音袅袅,回响万里古道。7月12日,由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火热开幕。百余件唐代陶、瓷器将带领观众重返大唐丝路的辉煌历史,感受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的繁荣岁月。 两千多年前,随着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文明沿着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