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豆腐,是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制品,夏季吃豆腐好处多,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夏季喜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给大家分享一个“热知识”今天21时29分我们将迎来大暑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此时到达顶点但是桂林网友不在怕的清凉一夏很难吗?快来看看我家门口的天然“游泳池”外地网友羡慕不已:“不敢想住附 ...
正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此时,酷热盛行,自然界中湿气也依然较重。暑气与湿气夹杂,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大暑养生应尤其注意防暑、防湿、防寒。 此处的“水”并非我们日常的饮用水,而是指人体津液。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想要补充津液,注意补水是一方面,另外还应适当多吃绿豆、乌梅、黄瓜、丝瓜、冬瓜、莲子、西瓜等具有祛暑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 ...
7月22日迎来夏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大暑 “湿热交蒸”在此时节到达顶点 全国各地都有什么祛暑食俗呢?一起来看看! 山东不少地区在大暑这天有“喝暑羊”的习俗 民间认为喝羊肉汤全身大汗淋漓 可带走五脏积热 排出体内毒素 在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会“吃仙草”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 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 是一种清热消暑的甜品 不少地方有喝伏茶的习俗 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 ...
热销的杨梅品种中,个头大、饱满如乒乓球,核小肉多、又有“爆汁”口感的东魁杨梅尤以广受好评。除仙居东魁杨梅外,浙江余姚、慈溪等地所产的荸荠杨梅也以核小味甜而受市场追捧。杨梅酸甜适中,可解夏日酷暑。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白居易《销暑》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候暑热达到极点,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一段时间。“湿热交蒸”的情况也在此时达到顶点。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 ...
今日迎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节气常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酷热盛行,自然界中湿气也依然较重。暑气与湿气夹杂,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汗孔开张,最容易受到寒气的侵扰。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中最热的大暑节气到了!此时节高温酷热、雨水集中,“湿热交蒸”达到顶点,容易让人感到耗气伤津、疲惫困倦、食欲不振、心烦气躁。社区家庭医生提醒您:大暑养生,关键在于“清、祛、益、养、健”——即清暑热、祛湿气、益元气、养心神、健 ...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1日讯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解暑、解渴,不妨“喝伏茶”,陈皮配薄荷,甘草煮清凉。一碗下肚,暑气全消,还有酸梅汤生津止渴,切忌贪凉伤脾胃。 大暑时节,暑热正盛,宜“贴伏膘”固元气。北方的习俗是吃面条、饺子、鸡蛋等,“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山东南部则有“喝暑羊”的传统,认为三伏天喝羊肉汤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借热驱热、发汗排毒,尽显养生智慧。
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而这样最易让肠胃受刺激,导致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预防方法很简单,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不要急着吃,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手机光明网 on MSN3 小时
今日大暑,要做这些事!
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