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一边带领苏联走上了充满问题的道路,一边大力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他酷爱收集勋章,沉迷于喝酒和打猎,此外还热衷于业余飙车等刺激活动。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访华,堪称改变世界格局的七天,并且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这一公报宣布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终结,成为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俄罗斯曾多次扬言要在与乌克兰的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而乌克兰位于四个北约盟国的边境上。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核大国,今年5月,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爆发暴力冲突。朝鲜计划改进和扩大其核力量,这将威胁到美国城市并进一步激怒韩国,韩国一些领导人正在讨论是否应自行研制核弹。今年6月,在以色列宣布决心一劳永逸地消除伊朗对其生存构成的潜在核威胁后,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发动了袭击。
八十年来,美国总统始终拥有下令使用美国核武器的唯一权力。如果这位总司令想要发动突然的、无端的打击,或升级常规冲突,或以全面核战争报复一次核侵略,那么选择权完全在他手中。这项命令不得被政府或军队中的任何人撤销。他的权力如此绝对,以至于几十年来,核武器在 ...
在1990年于尼克松的故居所在地落成的尼克松图书馆,尼克松访华时在下飞机后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一幕被塑成铜像,立在图书馆中国厅的中央。
理查德·M·尼克松 (Richard M. Nixon)一直否认此事,无论是对大卫·弗罗斯特 (David Frost),对历史学者,还是对林登·B·约翰逊 (Lyndon B. Johnson)——后者抱有最强烈的疑虑,也最有理由因为其继任者传闻中的背叛而怒火中烧。面对这些人,尼克松一直坚称,他没有破坏约翰逊为尽快结束越南战争而提出的 ...
说起最不受自由派媒体欣赏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榜上有名,其中原因远不止“水门事件”那么简单。时隔40年,当初因揭露这桩丑闻而声名 ...
2月21日是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45周年的日子。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间长达20年之久的敌对关系,尼克松称这是 ...
1972年2月21日到28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踏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开始了他“改变世界的一周”,也开启了美中联手应对 ...
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图为周恩来总理到北京机场迎接尼克松总统。 中新网11月16日电 ...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国政府在2月28日签署了联合外交公报《上海公报》 。《上海公报 ...
1959年7月尼基塔·赫鲁晓夫和时任美国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在莫斯科的美国国家展览会上展开的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自优点的辩论,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