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日报》联袂呈现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夏天祛湿就像打扫房间,既要把垃圾(湿气)清出去,又要保护好家具(脾胃)。这 3 碗汤换着喝,不寒凉不滋腻,刚好适合夏天的脆弱脾胃。今晚就煮一碗乌梅三豆参汤,明天早上起来,说不定就能感觉到身子轻了些 —— 湿气少了,生活才能过得清爽呀。
三伏天一来,天气又热又闷,大伙儿总爱抱着冰饮、吹着空调过日子。可时间一长,不少人就觉得不对劲了 —— 胃口变差 […] ...
做法:三种豆子用清水洗净,浸泡约1小时;锅中倒入1升水,煮开后加入浸泡好的豆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到豆子开花;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煮5分钟即可。
Hello,大家好,我就是那个热衷于分享美食的小二,走过路过的小伙伴,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喜欢美食,可以动动小手加个关注,这样就不会错过每一条分享啦!那今天小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道超营养的鸡骨草猪肝汤。而这道汤加入的食材也是比较养生的,现在天气炎热,想必大家的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那这样的小伙伴就更需要喝我们这道汤来养养身。 猪肝就不需要给大家过多的介绍了,因为它是我们经常会购买的食材。但鸡骨草可能知道 ...
湿气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忽视,可导致脾胃损伤、关节酸痛、影响睡眠和情绪、诱发皮肤问题等。韩敏贞介绍,因为脾主运化,最怕湿邪,湿气会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出现食欲差、消化不良、腹泻等;湿邪易留滞于筋骨关节,导致关节酸痛沉重,遇雨天加重;湿气重易导致气机郁滞,人 ...
最近是不是感觉:身体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脑袋昏昏沉沉?明明没干什么却累得慌?胃口差,身体黏黏糊糊?别怀疑,这很可能就是湿气在作怪!尤其夏天吹空调、喝冷饮,更容易让湿邪“乘虚而入”。
有的人认为,“湿气重就是自己体内水分太多,那少喝点水不得了”。对此,张晓菊表示,体内湿气重和喝水多少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内因,也就是身体运化水液的系统出了问题”。人体生理循环的规则是运动起来,脾阳才能振奋,肾阳才能生发,肺气才能通调。运动后,呼气、出汗,都是促进水湿的排出,然后饮水,这样一进一出,运化水的系统就得到了锻炼。
央视网消息: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习惯贴敷“三伏贴”,或是通过运动排汗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不过,所有人都适合贴三伏贴吗?三伏天养生,有哪些需要注意呢?
那么,三伏天该如何科学“祛湿”?陈蓉指出,三伏天饮食上可多摄入红豆(薏米需炒制以减寒性)、冬瓜、山药等健脾利湿的食物,通过煮粥、煲汤或清炒等方式食用,帮助改善湿气引发的消化不良。同时要避开“增湿”雷区:少吃冰饮、刺身等生冷食物,蛋糕、奶茶等甜食及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不要用水果代替主食,尤其芒果、榴莲等湿热水果需适量食用。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这几天,安徽省气温数值较以前有所降低,高温有所缓解。不过,气象部门发布的消息表明,由于空气湿度加大,未来一周时间安徽切换成焖蒸模式,防暑降温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
如果此时不重视祛湿,到了冬季,可能会出现很多疾病,比如胃肠不适,导致腹痛、腹泻,或者出现呼吸系统疾病,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湿邪不除,越积越毒”。因此,一旦察觉到体内有湿气,就要及时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