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夏日,辽宁省建昌县要路沟乡大张台子村的小英沟里,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站在高高的青松岭上,望向坳里,61岁的李玉良指着国旗下的老屋说,那里就是他的老家——辽西第一党小组旧址所在地。
1946年11月15日,夜幕降临,明月如盘高悬,一名神秘男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苏州市东桥镇西塔庵的大门口。午夜的寒风轻拂,他身影默默地站在庵外,却没有进庵,而是走向庵旁那棵年久的老松树,靠在树干上,眼神紧盯着庵后那条幽深的小路,仿佛在等待某人。
在柳林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档号SG16-1-5的革命烈士档案静静沉睡。当泛黄的文件被轻轻翻开,一张1945年的“死难烈士家属纪念证”闪着耀眼的光。工整的字迹,跨越漫长岁月,依然清晰地烙印在纸张之上,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悲壮,触动着每一个俯身凝视它的人的心弦。 赵银银同志为保卫我边区人民英勇奋斗,光荣殉国。烈士功著史册,精神永垂不朽,烈士家属亦引为光荣,应受人民之爱戴。特发此证,以资纪念。 赵银银,生 ...
裴香斋(1907—1945),魏县土生土长的英雄,一生追求进步,献身抗日。先自发组织抗日民团任团长,后历任大名三区大队参谋兼特务队长、副大队长,冀南军区第二支队第二大队副大队长,九旅二十六团三营营长,魏县大队副大队长、魏县武装工作队队长,路南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他身先士卒,身经百战,功勋卓著。1945年春,在魏县蔡小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1947年,山东的武工队队长鲁平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近期,无论他们如何机动、躲藏,总是逃不开国民党的追踪。每当他们穿越某条僻静的小路或隐藏在偏僻山林里,没多久就会发现国民党的踪影,似乎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被敌人了如指掌。鲁平对这种异常现象感到难以理解,他 ...
1943年初春,大地渐渐回暖,潇河岸边的杨柳悄然吐出了嫩芽。王立岗与副中队长王玉珍带着6名队员刚刚完成一次护送任务。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夜疾行80余华里,由吕梁山返回到徐沟县辽西村。
根据这一指示,敌后武工队很快从华北普及到全国各个根据地。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42年,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建立的武工队数量就超过80支,其中冀南一个军区就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集结近500人组成21支武工队。
1947年1月15日,淮宝武工队会同华野部队第三次进入淮宝。 敌人为了阻挡游击队渡运河,把大小船只全部集中在运河西岸,武工队为了按时完成接应任务,不顾三九严寒脱去衣服,跳进冰河,游到对岸后拖回船只,保障了大部队顺利渡过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