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天
“黛玉葬花”的视觉呈现流变
图片由作者提供“黛玉葬花”堪称《红楼梦》中最富诗情画意,也最适合视觉呈现的场景之一,不仅引得很多丹青妙手描绘其情状,在民国时,甚至还有不少少女模仿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扮相,去照相馆留下倩影。
迷惘的并不只有这些来自美国的年轻人,也不仅仅集中于文学领域。罗伯特·沃尔在《1914年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中,跨越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五国,考察一战前后的那代年轻人如何被国别文化、民族文化塑造。
1903年,后来提出“迷惘一代”这一美国文学概念的美国文学批评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来到巴黎,1939年,亨利·米勒离开巴黎,这三十多年便是美国“迷惘一代”在巴黎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