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1945年夏,波茨坦采琪莲霍夫宫(Cecilienhof)见证“大三巨头”——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商讨战后德国命运。
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的特权阶层逐渐崛起,成为国家机器中的一支庞大且不可忽视的力量。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她的回忆录《一年的时光》中深入描绘了当时苏联高级领导人日常生活的奢华景象。她提到,“伏罗希洛夫、米高扬、莫洛托夫等高级领导的住 ...
在朝鲜战争的整个过程中,中苏朝三国间的博弈充满了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考量。斯大林为何坚定地支持中国?当时,志愿军的到来使联合国军的连胜纪录被打破,战局逐渐倾向中国和朝鲜的胜利。随着战斗的推进,联合国军一度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被逼到半岛的最南端——釜山。然 ...
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夕,苏联10岁小女孩的一句话,让朱可夫潸然泪下 ...
二战让苏联的朱可夫元帅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将,当他乘着白马出现在胜利大阅兵的广场上时,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此时的朱可夫风光无限,然而不久后,他就跌落深谷,虽然一度复出,并且帮助赫鲁晓夫挫败政变,但仍遭到解职软禁的境遇。那么,二战后的朱可夫元帅 ...
财联社 7 月 13 日电,据环球 . 时报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7 月 13 日,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 · 拉夫罗夫抵达中国,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但斯大林在极端困境下迅速承担起最高统帅的重任。其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决定性战役中展现的战略决心、资源调配与协调能力,是苏军最终由溃败转入相持直至转入反攻的关键(尽管具体战役指挥常由总参谋部如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执行,但斯大林作为最终决策 ...
90年前,即1935年7月10日,所谓的“斯大林莫斯科重建总体规划”获得批准。
1942年初,德军的攻势延缓,朱可夫向斯大林提议发动全线反击,彻底解除德军的军事威胁。
莫洛托夫和斯大林 “从来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人,”菲茨帕特里克这样写莫洛托夫,“但如果你看到他在30年里所表现出的固执和毅力后 ...
很快,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苏联军队3个方面均以斯大林格勒为中心发动了反攻。 南京大学世界史研究专家陈仲丹教授对这场反攻有详细的描述:首先是西南方面军动用了3500门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猛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步兵突入罗马尼亚盟军的阵地,接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也赶来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