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据《旧唐书・天文志》记载,僧一行认为 "历之本,在于测验",他选定河南白马寺、山西太原、越南顺化等 13 个观测点,命太史监南宫说带队,用圭表测量夏至日影长度与北极高度。
铜石之革:圭表制度的定型 春秋战国至汉代,是圭表制度定型的关键时期。汉代文献记载,圭表标准形制为“表高八尺,圭长一丈三尺”,这一比例源于人体身高参照与实测数据。汉代圭表技术有诸多发展:材质上出现精密铜质圭表;结构上,圭尺与表合为一体;测量方法上,《淮南子》记载的“双表 ...
7月20日,在南宁市科技馆“时光漫游——从文明脉搏到科技未来”主题展览中,120件跨越古今的计时珍品集中亮相,展览首日便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此次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于12月31日结束,观众可登录南宁市科技馆公众号,预约门票入场参观。当天上午,展厅 ...
02 铜石之革:两汉时期圭表制度的定型与演进 春秋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古代天文测量技术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圭表制度的定型最具里程碑意义。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2025年6月21日10时42分,我国迎来乙巳蛇年“夏至”节气。夏至是中国古人最早确定的节气之一,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已通过圭表测影发现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与太阳正午时的日影长短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最早确定 ...
7月20日,南宁市科技馆“时光漫游——从文明脉搏到科技未来”主题展览举行,120余件跨越古今的计时珍品集中亮相。展览首日便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此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可登录南宁市科技馆公众号预约参观,活动至12月31日结束。
观众徜徉在展览中聆听跨越时空的机械节拍,感受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磅礴力量。其中,北斗三号星载原子钟实物及原理展示尤为引人注目,其3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精度,直观展现了“中国芯”在时间计量领域的突破。通过古今中外的各式钟表,观众能直观体会到等时性原理、谐 ...
何尊的发现和保护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其铭文中的“宅兹中国”不仅标志着早期“中国”概念的形成,也体现了周王朝及之后历朝历代统治者、政权集团的治国理念、文明传承等。何尊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团队的多项创新中,最具特色的是将公园定位为“流动的遗址博物馆群落”。团队在关键节点设置6个主题展馆,通过数字化展陈手段,系统展示宫城建筑、王族大墓、陶寺龙盘、礼乐器具等代表性文物。“就像把博物馆‘拆解’到遗址各处,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文明演进与历史场景。”王璐介绍,“一总六分”的阐释结构全方位诠释了遗址价值,这一古今共生的创新模式不仅建立了空间展示体系,更成为早期都邑性遗址活化的范本。
中新网临汾7月1日电 (任丽娜)随时空长河溯流而上,聆听沉睡四千年的都邑脉动,共赴一场文明之约。7月1日,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南广场举行,实现了山西省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零的突破”。 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现场。襄汾县融媒体 ...
陶寺遗址距今4300年至3900年,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大型聚落城址,遗址总面积在400万平方米左右,是中华文明形成关键阶段的核心聚落。陶寺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支点,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中新网 临汾7月1日电 (任丽娜)随时空长河溯流而上,聆听沉睡四千年的都邑脉动,共赴一场文明之约。7月1日,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南广场举行,实现了山西省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零的突破”。 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仪式现场。襄汾县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