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82年前,冼星海在延安的窑洞里花了六天六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激昂的音乐像一剂有力的强心针,激发了全民族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而这份炽热又深情的信念,早在《黄河大合唱》未诞生时,就在一封家书里体现了出来。那时正值1937年,他在从上海前往武汉的匆忙途中写下了这封信 ...
这是冼星海像。新华社发 新华社广州5月23日电 题: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新华社记者邓瑞璇 在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丰富的展览与活动,让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场馆再次成为人气打卡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博物馆的冼星海生平展厅,近日也迎来了更多观众。人们前来 ...
1938年3月4日,冼星海偶然读到了《抗战中的陕北》一书,顿觉心底明亮。他对书中介绍的那块根植于民众、遍布自由曙光的地方,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回国两年多,这位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的年轻人,目睹了同胞们在饥饿和死亡线上的挣扎,他立志用音乐做武器,团结所有受苦难的兄弟姐妹。可是 ...
冼星海全家在延安时的合影,冼星海(左)、钱韵玲(右)、冼妮娜(中)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音乐也成为战斗的武器。冼星海,曾化名“黄训”,是著名的“红色音乐家”。他创作的《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救亡。1940年5月,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