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高标准农田”涉及立项、审批、施工、管护等多个环节。只有每个环节都压实责任,方能确保项目最终落地,发挥其实际效用。然而,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可谓层层失守、漏洞百出。如施工方擅自变更规划,竟获县农业农村委“同意”;管护人员将设备瘫痪轻描淡写归为农民“嫌麻烦”…… ...
民勤县小新村智慧农业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当地农业在科技赋能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民勤县的农业将更加充满智慧和活力,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记者:赵娅维 王珍艳 任志英) ...
规划修建的硬化耕作道“缩水”;工程公示点只有水泥台子,不见公示信息;多个浇灌出水口无水,玉米地遭旱。近期,重庆、山西等地群众向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当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无法使用,影响粮食收成。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高标准农田项目存在未按 ...
驱车驶入西格拉滩,一片片绿色的农田取代了昔日的荒滩。挺拔舒展的玉米连成青纱帐,藜麦随风摇曳,叶色青翠,南瓜藤蔓匍匐铺展,金黄的花朵点缀其间,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荒滩重生的生命之源 转机出现在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通水之后。
刘国中先后来到柳州市、桂林市,走进田间地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地了解水稻生产、糖料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不误农时抓紧早稻收割,细致开展机收、烘干、仓储等各环节工作,确保颗粒归仓。要有序推进早稻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确保农民售粮顺畅、市场平稳。要加强晚稻栽插技术服务,强化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要积极培育推广优良甘蔗品种,加快提升丘陵山区地带机械化作业水平, ...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国网枝江市供电公司联合仙女镇政府推广“共享水井”模式。村民们遵循“共同打井、多家共享”原则,实行“谁建谁管 谁用谁付”的管理机制,目前已建成92口共享水井和15个共享堰塘。此举不仅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了成本,也保障了抗旱设施长期有效运行。
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部署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农村发展和改革进程中,一些领域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发展,损害农民利益。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农田建设、乡村振兴资金使 ...
强化制度保障,构建粮食生产长效机制。今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达3.99亿亩,总体保持了基本稳定。近年来播种面积的稳定,源于我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了从上至下、责任明晰的粮食生产责任体系,将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具体化、可操作化,使得相关主体在粮食生产中职责分明、各司其职,进而形成合力,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包括调整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20日至22日到广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7月20日至22日到广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山东巨野:农田积水超30厘米,及时排涝降低损失。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东北黑土地区”明确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域,并配套了取消产粮大县资金配套、提高中央和省级补助等有力支持措施。呼伦贝尔市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每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400万亩(居自治区首位),产量稳定在132亿斤以上。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