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救起不振的中国”奠定了冼星海的人生和创作基调。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学成归国,积极投身抗战歌曲、救亡音乐创作和传播事业。1938年,他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
纪念馆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素的革命遗物……孩子们了解到当年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背景和重要意义,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实现理想信念付出的巨大牺牲。一位家长感慨道:“站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多么 ...
走进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我认识了哈尼族姑娘马小燕。交谈间得知,她与兄弟姐妹身上的哈尼族服饰,皆由母亲一针一线、倾注心血亲手缝制。薪火相传,在这温暖的环境熏陶下,马小燕对哈尼族文化的热爱愈发深沉,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信心、决心也如破土新芽般,愈发坚定。她如今是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志愿讲解员,致力于把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动人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今天是首个“世界农村发展日”,马小燕是扎根乡土、助力民 ...
影像志:信仰传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在书苑接待的第一批访客是广州来的刘琼竹学姐与陶德友学长,他们是湘潭大学80级中文系的校友,他们的退休旅行走到了曾经求学的湘潭。 学长学姐在湘大时,旋梯诗社刚刚起步。在旋梯的日子里,既磨炼了心性,又让我们结… ...
“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石窟古迹的保护传承,先后到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考察调研,叮嘱“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我国幅员辽阔,各类石窟寺分布广 ...
昆明市西山区侨光小学是由陈嘉庚倡导,侯西反、白清泉于1943年创办,是云南唯一一所具有华侨历史的小学,与南洋华侨机工渊源深厚。抗日战争时期,3200余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滇缅公路运输军需物资,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运输任务完成后 ...
心相近|让珍贵记忆代代相传——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兄弟情谊融入新时代中哈友好宏大乐章 2025-06-17 09:21 新华社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
【2025(乙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让千年鼓韵代代相传 ...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甘肃云数字媒体 ...
心相近|让珍贵记忆代代相传——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兄弟情谊融入新时代中哈友好宏大乐章 时间:2025-06-17 来源:新华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