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自身 免疫 疾病是免疫系统“自相残杀”的结果,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自我识别功能紊乱,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疾病超过 100 种,常见的包括系统性红斑 狼疮 、 类风湿 性 关节炎 、 银屑病 、 多发性硬化 症、1 型 糖尿病 等。
具有较大初级感觉神经元的较大体型物种表现出较高的小胶质细胞丰度,而较小的动物往往较少或没有。小胶质细胞丰度与物种的神经元胞体大小和整体体型呈正相关,无论它们的进化关系如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 局已批准了首个试验,以检验转基因猪肝能否安全用于治疗器官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的一部分,患有严重肝衰竭且无法接受人类器官移植的患者将暂时与外部的猪肝相连,由猪肝为其过滤血液。
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应激条件下,小鼠脂肪细胞开始进行脂肪分解,并刺激脂肪组织中的M2样巨噬细胞分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GDF15通过GFRAL受体作用于大脑,引发小鼠焦虑样行为。
你可能想不到,氰化物的生成竟然和一种常见的氨基酸——甘氨酸(glycine)有关。研究人员发现,甘氨酸在肝细胞中就像一位“化学催化剂”,会刺激氰化物的生成。实验中,当科学家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甘氨酸时,氢氰酸(hydrogen ...
辉瑞先是开了两款GLP-1管线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但Lotiglipron失败于2023年6月的“肝转氨酶升高"安全信号,Danuglipron(每日口服2次制剂)失败于2023年12月的耐受性问题,Danuglipron(每日口服1次制剂)失败于潜在的安全性。
最后,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认识到先天基因变异在癌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探索这些“隐藏的密码”,未来研究人员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精准医疗时代,为癌症患者带来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治疗效果。正如研究人员所说,未来的癌症治疗不仅要考虑肿瘤本身的基因特征,还要考虑患者的先天基因背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精准医疗的目标。( 生物谷 Bioon.com) ...
近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2025年4月16日在线发表)上公布了一项颠覆性成果:他们成功利用患者冷冻保存的成体肝细胞,培育出功能完备的肝细胞类器官,并在3-4周内实现百万倍级扩增,同时完整保留代谢、解毒、合成蛋白等核心功能。论文通讯作者Toshiro Sato教授激动地表示:“这是我们离‘人造迷你肝脏’最近的一次!” ...
而最近, Cell 期刊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生的一些特殊胆汁酸,竟能通过阻断雄激素受体(AR)信号,重塑 免疫 系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增强免疫治疗效果。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肠道菌群-免疫”通路。
该研究发现肠道中一种特殊的 免疫 细胞类型——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能够降低因接触食物蛋白而引发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过敏。该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些细胞发挥正常功能依赖于表达的 Prdm16 和 RORγt 蛋白,这些细胞功能异常,将更易出现 ...
通过揭示胃癌从炎症到癌变的基因密码,这项研究为胃癌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提供了新的希望,科学家们不仅发现了胃癌早期基因突变的模式,还揭示了慢性炎症在这一过程中的潜在作用;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早期检测方法,还为未来的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这些研 ...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揭示了 CYCS 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新作用——抑制铁死亡。研究团队通过质谱分析和定点突变揭示了一个由磷酸酶 INPP4A 和 CYCS 组成的细胞质复合物——CYCS-INPP4A,其不同于线粒体凋亡过程中形成的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