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抗GM-CSF单抗(如mavrilimumab)可抑制Ⅲ型免疫反应,而JAK抑制剂托法替布通过下调STAT5磷酸化减少GM-CSF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低剂量GM-CSF(5 ng/mL)反而可能通过诱导调节性树突细胞发挥抗炎作用,揭示其剂量依赖性双相效应。
gm-csf增强感染期间的细胞因子产生 在thp-1细胞系和原代人单核细胞中,gm-csf预处理使军团菌或tlr2激动剂pam3csk4刺激后的il-1α、il-1β和il-6表达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t4ss缺陷菌株(Δdota)感染时il-1释放减少,表明t4ss效应蛋白是gm-csf发挥作用的前提。
近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白桦等研究者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就首次揭示,肿瘤内源性的钙结合蛋白S100A1是导致免疫微环境“变冷”的重要调控因子,可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而针对S100A1的具体调节轴 (S100A1/USP7/p65轴) 下游进行干预,即使用 ...
因此,研究团队认为,il-6和gm-csf是引发covid-19患者炎症风暴中的两个关键炎症因子。 研究团队预测,可阻断IL-6和GM-CSF的药物,有潜力阻断COVID-19患者 ...
文章还重点介绍了car-t诱导nt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病理生理学,并确定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中和作为一种有可能同时改善car ...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首次发现,gm-csf或能逆转钙结合蛋白s100a1介导的免疫抑制! 奇点网 2025-03-19 18:00 发布于 北京 奇点网官方账号 ...
gm-csf引物可增强s100a1高表达肿瘤的抗pd-1疗效 最近的研究表明,用GM-CSF引导 “冷 ”PyMT肿瘤可增强对ICB的反应性。 这一效应归因于肿瘤血管的正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