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黄梅戏《百鸟朝凤》改编自肖江虹同名小说,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唢呐班为背景,通过班主焦三爷以“传声”仪式选拔继承人的叙事主线,展现传统技艺传承的困境与坚守。剧目采用唢呐绝技与黄梅戏融合的创新形式,反映时代变迁下非遗文化的生存命题,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 ...
新闻稿:安徽省与安庆市携手推动黄梅戏团唱响欧洲,文化交流再添新彩 ...
近年来,黄梅戏已经成为安庆市乃至安徽省的闪亮“名片”,但是一直以来有关黄梅戏究竟起源于何处这一问题,在戏剧界始终存在不同观点,成了 ...
此次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当晚的演出分“武行者”“做工匠”“咏叹调”“传承人”四个篇章,“小梅花”们为大家带来黄梅戏、京剧、晋剧、豫剧、昆曲等多剧种经典唱段,18个表演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23 小时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站在“大黄梅”的视角看待黄梅戏关于黄梅戏历史和剧种归属问题主要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第一,黄梅戏起源、初步形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原是湖北剧种,后来成为跨省剧种。
近日,一组特殊的婚照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63岁的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与她48岁的丈夫在镜头前紧紧依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流露出浓烈的爱意。
黄梅戏《黛玉葬花》不多见,请欣赏马兰,吳亚铃演绎别有一番风味 ...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 ...
育新小学黄梅戏社团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雏凤新声——首届少儿戏曲大会》节目组的邀请,于7月12日远赴山西太原参加全国展演,第一次走上了全国性舞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黄梅戏 走在窄窄的田埂上(人民眼·振兴戏曲艺术)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徐村,村民坐在泥 ...
奇妙新专业2003年出生的宋梦婷学黄梅戏已有七年。无论寒暑,每天,她都要练功超过十个小时。她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专业黄梅戏演员。师生同台黄梅戏专场演出《扈家庄》剧照 摄影/许闯宋梦婷是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大三学生。以黄梅戏为主打,2006年,安庆师范大学成立了 ...
黄梅戏是以安庆方言演唱的安徽省地方剧种。最早记载黄梅戏的文献是,清光绪五年(1879)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关于每年在安庆关外“黄梅淫戏”(黄梅调)演出的报道[1]。1879年上海《申报》的报道当时的黄梅调已经是正规剧种。著名音乐家张锐,1954年在安庆学习安徽黄梅调时的日记中写道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