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的国土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这片辽阔的土地,蕴藏着无数先辈们的辛勤耕耘与汗水。从荒凉的荒地到肥沃的田园,先辈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写了这片土地的命运,赋予了她新的生命。曾经贫瘠的土地,正是因为他们不畏艰难、坚定奋斗,才得以“化荒为宝”,创造了繁荣的农田。
他扎根林业一线28年,踏遍全县300多个村寨,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退耕还林的土地,用执着与智慧书写绿色答卷。他就是黔东南州黎平县营林总站高级工程师吴开勇,曾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称号的山乡“绿色使者”。
北青网 on MSN19 小时
石头山种出果满园
岩溶地貌、山区腹地,水土流失、土地贫瘠……贵州毕节黔西市石漠化面积一度占当地面积的1/3以上。在素朴镇古胜村,当地群众花了近20年时间,护青山、种果树,在石头缝里种下片片绿荫,也为山区群众打开了增收致富的发展新路。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镇宁沙子乡至简嘎乡的公路上早已车流如织。交易市场里,果农的乡音、客商高亢的议价声浪,物流车辆来往的引擎声,混杂着蜂糖李清甜的果香,在空气中翻涌。而在更远的果园深处,缀满枝头的蜂糖李挂满晨露,果农们穿行其间,熟练地采摘下颗颗饱满的蜂 ...
在严密防洪方面,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原则,形成理顺水系、大包围、小包围以及泵站强排的防洪排涝体系。新建新安北堤和新盖房分洪道左右堤,建设堤防工程328公里,起步区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雄县组团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成功应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确保新区人民和财产安全。
在施甸县四大山的环抱里,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正在进行着一场生态革命。当2000亩退耕还林的桤木林因过度密集出现“成长烦恼”时,乡村干部与村民以科学为笔,在草坡街的荒坡上勾勒出“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共生图景。
夏日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村落间生机盎然。化德县民主村与卓资县黄旗滩村,这两个曾经不起眼的小村庄,如今都捧回了“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平坦的村道、整洁的院落、兴旺的产业、淳朴的乡风,共同勾勒出乌兰察布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人民网 on MSN1 天
生态公园景如画
近年来,佛殿堂生态公园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形成“山水林田坝草”生命共同体,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增强了土地蓄水保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