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宇宙可能在一瞬间“清零”?真空衰变这事听起来吓人,但真有那么危险吗?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宇宙的真空状态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像水流到最低点一样,变成绝对真空。绝对真空啥意思?就是连粒子、能量啥都没有,宇宙万物瞬间消失!这事听起来玄乎,但科学家真通过对撞实 ...
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最新科研动态中,一项关于原子核奇特衰变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研究由该所科研人员携手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及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团队共同完成,他们首次在实验观测中发现了新核素——铝-20,并揭示了其独特的衰变方式。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基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碎片分离器装置,利用飞行中衰变实验技术测量了铝-20 衰变产物(即三个质子与剩余核氖-17)的角关联,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 的三质子发射现象。铝-20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及复旦大学的同行,在探索原子核奇特衰变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观测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新核素——铝-20,并揭示了其独特的三质子发射衰变模式。这一重要发现已刊登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想象一下,有一种粒子如此难以捉摸、如此罕见,以至于甚至难以瞥见其踪迹。这正是研究人员试图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一种基本粒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时所面临的挑战,该粒子负责赋予其他粒子质量。
衰变池主要由主体池体和辅助系统构成。主体池体是核心容纳部分,常用钢筋混凝土、不锈钢或玻璃钢等材质,根据场景需求设计为不同形态,需具备足够强度、防渗漏和抗辐射能力;辅助系统包括进出液管道(控制介质输送)、监测装置(实时掌握池内状态)以及部分大型池体配备 ...
鱼龙是一类成功从陆地过渡到海洋环境里的爬行动物。在此过程中,它们的身体结构从类似爬行动物的形态转变为更像鲨鱼或海豚。但过去对鱼龙软组织解剖结构的见解主要基于其身体轮廓而非化石证据。据一篇《自然》(Nature)论文报道,一种外形类似海豚的中生代海洋爬 ...
这一发现源于对2011年至2018年间记录的约8万次粒子衰变事件的分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重子行为中存在一种基本的不对称性。重子是构成所有可见物质主体的粒子。这一发现为理解物理学中的一个关键谜题 ...
利用J/ψ衰变中轻强子的丰富产生和探测器的出色性能,BESⅢ实验在轻强子谱、轻奇特强子态、轻强子衰变及新物理寻找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物理 ...
例如,在 238 U、 232 Th 等衰变系列中,氡的逸出可能导致传统的伽马能谱法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这使得建立可靠的放射性分析方法面临挑战。 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下属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性研究。
从μ子对到光子信号,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TLAS合作组正在逼近最稀有的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模式 —— 为探索宇宙结构开辟了新途径。
【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等国内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稀有的三质子发射模式进行衰变。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RL)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