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2 天
景东县文井镇:蚕桑产业提质效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本报讯(通讯员周延张文智文/图)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秉持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蚕桑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谋划和辐射引领,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走进文井镇清凉村 ...
桑海桑田、一丝一叶,致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通江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借助东西部协作与内江对口帮扶力量,充分发挥蚕桑产业“短、平、快”优势,聚焦园区建设、链条延伸、技术攻关,形成了“桑-蚕-茧-丝”完整产业链条,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路。
河口镇的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曹家嘴村、古文村和桂花冲村等重点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养蚕的传统,但受限于“一户一灶、散户养殖”模式,使该产业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层面,村民收益并不高。2016年,镇政府和村两委在走访中发现,村民们虽有养蚕手艺,却因技术落后、销路不稳、抗风险能力弱等痛点堵点问题,始终难以靠这产业发家致富。
近日,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两大2025年度区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现代蚕桑融合发展科技示范园区(一期)与北部和南部部分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迎来关键建设期。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进度喜人,为区域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在盐泉镇蚕桑产业发展核心 ...
近日,自贡市富顺县飞龙镇举办首届蚕桑祈蚕礼暨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启动仪式。本次活动在坚守传统内核的同时,融入了时代新意,特别邀请蚕桑从业者和西南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子们,现场设置蚕桑技艺互动展区,对缫丝、剥茧等传统工艺和“飞龙四宝”(桑葚琼浆 ...
“别小看这饲料,里面可有桑叶粉、玉米粉、豆粕等原料,还添加了适量的维生素、抗生素,完全能满足蚕宝宝各龄期的营养需求。现在蚕社第二季蚕正处于五龄期,你看它们发育得多壮实。”睢宁县桃园镇蚕桑技术指导员李芬随手捧起一匾蚕,向记者展示匾中白胖的蚕宝宝。
旧司镇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深耕蚕桑特色产业,让小小的蚕宝宝成为了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宝”。夏蚕养殖的丰收,不仅鼓了蚕农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郁郁葱葱的桑园到忙碌的养蚕大棚,再到机器轰鸣的加工厂,一条充满活力的蚕桑产业链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编织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好画卷。(来凤通联记者 邓红慧 ) ...
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的怀抱中,尖山村悄然蜕变,曾经的“石旮旯”之地如今焕发新生。这里,百亩桑园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而车间的繁忙景象更是令人瞩目——机器人穿梭其间,自动化小蚕繁育中心内,温湿度被精准调控,为蚕宝宝提供最适宜的成长环境。
河口镇的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曹家嘴村、古文村和桂花冲村等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养蚕的传统,但受限于“一户一灶、散户养殖”的模式,该产业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层面,村民收益并不高。2016年,镇政府和村两委在走访中发现,尽管村民具备养蚕手艺,却因技术落后 ...
河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拥有“桑树生长期长、蚕造多、供茧早、休市晚”的优越自然环境,具有400多年的种桑养蚕历史。“十三五”以来,河池市抢抓国家“东桑西移”“东绸西移”等重要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借势发展,将蚕桑产业纳入农业“十大百万”产业,并把桑 ...
除了发展传统的蚕桑产业之外,周王庙镇还围绕“蚕桑+”做文章,打造蚕桑全产业链。 通过“企业+机构+基地+农户”的模式,周王庙镇在2019年建起了小云龙蚕桑乐园,占地500多亩的蚕桑乐园,建有蚕丝科普馆、科技VR体验馆、蚕宝宝培育室、大蚕饲养坊、桑葚采摘园等,健全了农文旅深度融合的 ...
近日,江西赣州安远县三百山景区热闹非凡,非遗高杆船技传承人陆师傅在此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他在高杆上做出一系列惊险又娴熟的动作,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高杆船技历史悠久,它与蚕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早能追溯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乌镇及周边蚕桑地区的乡民为祈求蚕茧丰收,将毛竹竖立于农船上进行祭祀性表演,高杆船的雏形由此逐渐形成。 2011年5月,高杆船技成功入选第三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