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南木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这里的湘巴藏戏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蓝面具藏戏四大流派之一,湘巴藏戏起源于公元14世纪唐东杰布时期,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近年来,南木林县积极推动惠民演出常态化,培育人才梯队,构建藏戏传承体系。目前,全县共有29支民间藏戏队,876名藏戏从业者,还有1支32名少儿组成的平均年龄9岁的少儿藏戏队。一代代藏戏表演者在表演实践中传承创新,让古老藏戏艺术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新华 ...
7月16日,民间藏戏表演队在西藏南木林县非遗公园内表演湘巴藏戏。流传于南木林县的湘巴藏戏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藏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木林县积极构建藏戏传承体系。目前,全县共有29支民间藏戏队,876名藏戏从业者,还有1支32 ...
7月16日,“辉煌 60 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团在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见证了一场湘巴藏戏的视听盛宴。76岁的老艺人守着传统,孩童接续传承,七百年的湘巴藏戏,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成为了藏地文化鲜活的名片。(记者:于涵 编辑:刘世东 许聃) ...
【中新社日喀则讯】7月18日,(记者 赵朗 王世博)海拔4000多米的南木林县的乡镇里,当地的民间藏戏队正在进行隆重的表演,既有老戏骨的实力出演,也有少儿演员舞台初秀,吸引了附近的村民前来观看,现场异常热闹。 南木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这里的湘巴藏戏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蓝面具藏戏四大流派之一,湘巴藏戏起源于公元14世纪唐东杰布时期,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在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非遗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藏戏正在上演。来自果拉村的藏戏队表演已传承近700年的湘巴藏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俊秀)7月16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来到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一场由孩子们表演的湘巴藏戏正在演出。孩子们身着盛装,头戴面具,边唱边舞,不时引起一片喝彩声。 藏戏是一种以民族鼓舞、民间说唱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被誉为“西藏文化活化石”。这一源自古老藏族文化的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非物质 ...
辉煌60载魅力新西藏,湘巴藏戏视听盛宴 ...
“司鼓是藏戏的灵魂节奏,每一次击打都要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这位14岁少年的专注与执着,不仅收获了艺术成就,更锤炼出沉稳大气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