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最近,萨卡什维利在牢房里再次发声,言辞激烈地表示:“乌克兰将打败俄罗斯”,并夸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新丘吉尔”。这种充满奉承的言论,让人不禁感到反感和不适。萨卡什维利为何在此时重新站出来发声?我们不妨一起探讨这个政治人物的过往与动机。
另一类,则是那些有影响力但不构成致命威胁的人。比如俄罗斯媒体大亨古辛斯基,曾拥有NTV电视台,因与普京发生矛盾,被控经济犯罪,被迫流亡西班牙;再比如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曾在2008年与俄罗斯开战失败,后来流亡国外,最终回国被捕。
而站在俄罗斯的角度,他们对阿塞拜疆的“背叛”,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这些地区国家畏惧的终究不是俄罗斯,而是曾经苏联那个宽厚而强大的背影。事实证明,俄罗斯终究不是当年的苏联,他们的实力本就撑不起这么大的势力范围,阿塞拜疆等国虽然小,但也不愿长久活在昔日宗主 ...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剥夺了乌克兰东正教会(УПЦ)首脑奥努弗里的公民身份。奥努弗里是基辅及全乌克兰大主教,俗名奥列斯特・别列佐夫斯基。乌克兰安全局(СБУ)通报称,此次剥夺是“根据安全局材料”做出的决定。安全局官网信息显示,奥努弗里大主教“于20 ...
冷战结束后,美国肆无忌惮地推行干涉主义,频繁策动“颜色革命”:2003年年底,以议会选举计票“舞弊”为由,逼迫格鲁吉亚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扶持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上台,即所谓“玫瑰革命”;2004年10月,炮制乌克兰大选所谓“舞弊”丑闻,煽动乌青年上街游行,扶持尤先科上台,即所谓“橙色革命”;2005年3月,煽动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抗议议会 ...
Close NATO’s Door to Ukraine Years of Empty Promises Have Not Helped Kyiv or Fostered Peace 关闭北约对乌克兰的大门 多年的空头承诺既未帮助基辅,也未能促进和平 ...
奥巴马获胜 奥巴马与美国地理政治 奥巴马身后的种族主义因素 格鲁吉亚之战 来自西方的外交官和政客们齐聚莫斯科和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