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贝多芬用一生证明:命运可以剥夺听觉,却夺不走灵魂的歌唱。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虔诚,在任何时代都能唤醒我们对“活着”的敬畏。
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贝多芬用一生证明:命运可以剥夺听觉,却夺不走灵魂的歌唱。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虔诚,在任何时代都能唤醒我们对“活着”的敬畏。
下半场,布兰古耶率乐团奏响由拉威尔配器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原是钢琴套曲的《图画展览会》极受后人青睐,在管弦乐的演绎中,拉威尔配器的版本尤其成功:小号演奏“漫步主题”庄严平缓,宛若踏入展厅赏画的悠闲踱步。从怪诞神秘的《侏儒》、悠远深邃的《古堡》 ...
曹骏一直保留着摘抄语录的习惯,这句话来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译者傅雷先生在开卷写下的一段献辞。 当时被这段话瞬间“击中”的曹骏,一笔一划摘抄下文字,拍下后发到了网上与网友共勉。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3个月 ...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本充满了音乐感和爱意的书,它描绘了“力”,就是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力量。
”罗曼·罗兰的一言一语,都浓缩了他一辈子的人生智慧,让人醍醐灌顶。 在你迷茫泄气的时刻,不妨看看他这6句话,相信能帮助你解开所有的谜题。
孔子和罗曼·罗兰的两句话,“产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但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独立自主。 事实上,中法两国都有着奉行和追求独立自主外交 ...
罗曼·罗兰会给几乎需要他的所有人回信。 只要有人有困惑找他,他都会付出自己的时间一一回复。 而这种精神传承自谁呢?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罗曼·罗兰,在22岁的时候非常困惑,就写信给托尔斯泰。
可以说,郑克鲁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的读书随笔,是前人留给现代读者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著、译者简介 - 著者:罗曼·罗兰 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在法国勃艮第大区涅夫勒省的古老城镇卡拉姆西。他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本“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 ...
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与他的大卫雕像 我每次来到这里,更注意那些吸引过罗曼·罗兰和梅森葆夫人的贝尔尼尼的作品。 在82年 (1598—1680)的漫长人生中,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曾为八位教皇服务,是他把罗马点缀成一座让罗曼·罗兰如痴如狂的巴洛克艺术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