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端木蕻良本名曹汉文,字曹京平,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12年9月,他诞生于科尔沁旗草原上的一个小屯子——鴜鹭树村。1923年,端木随哥哥来到天津,考入汇文中学,但一年后由于家境剧变、经济拮据,不得不辍学回东北老家。直到1928年,他再次考取天津南开中学,从此离开了哺育他成长的广袤草原,踏上了全新的求学道路。
端木蕻良与萧红共同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四年最为艰难的时光。萧红不幸早逝,他则孤独守着他们曾共度的寒窑长达18年,终身珍藏着她的一缕头发,成为他心中永恒的纪念。解放后,端木三度经历生命的濒危,每次都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十年间,他笔耕不辍,创作了约150万字的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那部浩大的历史人物长篇小说《曹雪芹》,是在另一位女性的悉心协助下才得以完成的。 端木蕻良本名曹汉文,字曹京平,生于辽宁省昌 ...
老舍曾经说,北京文联他最怕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端木蕻良,另一个是汪曾祺。意思是,将来这两个人的写作,会有成就。这个说法出自汪曾祺的文章,我问过林斤澜,他说是确实的。20世纪50年代初,老舍主编《说说唱唱》月刊的时候,端木蕻良与汪曾祺都是编辑。老舍不久就 ...
军训中的显眼包,学长在台上喝红酒,这是慕容云海和端木磊?
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的田间地头涌动着丰收热潮。连片的瓜田里,圆润饱满的香瓜披着翠绿外衣,散发着清甜果香。“过去种玉米每亩收入刚过千元,如今改种香瓜,每亩年收入增加800元,这‘甜蜜产业’真是种出了好日子。”种植户高兴地说。
在岁月长河中,北京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艺名家。方继孝所著《北京红色文化的文艺寻踪》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红色文艺的动态精神图谱。这部以第一手文献构建的文艺图志,通过追寻20位文艺名家的创作轨迹,在红墙灰瓦间勾勒出新中国文艺建设者的集体肖像。他们在北京留下了深刻创作印记,又以各自方式将个人创作融入时代洪流,共同铸就了新中国文艺建设的辉煌篇章。 北京见证了文艺家们求索与求真的历程。端木蕻良在十几岁时,就来过北 ...
盛夏七月,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脚下,花海如造物主打翻的调色匣,将山野晕染成五彩斑斓的童话长卷。古色古香的“马鞍山”牌坊伫立花田之畔,飞檐斗拱与繁花盛景交相辉映,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沉醉其间,共同见证喀喇沁旗以生态为魂、旅游为翼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
1 天
微博 on MSN“离婚复仇”天花板,谁也越不过她?《请和我的老公结婚》,拍了中日韩三个版本。 最好看的,大概就是日版了。 韩版改编剧集最先上线,由朴敏英主演,口碑一般,豆瓣仅有6.1分。日版没有借到东风,还被韩版剧透了“关键剧情",但依旧凭借日剧独特的细腻与爽感上演逆风翻盘。 豆瓣开分7.
简介:蓬莱女上仙端木翠主动管理人间异端势力,与启封府捕快展颜携手侦破启封城内诡谲案件、抓捕作乱幽族。两人从欢喜冤家发展为神仙眷侣,却卷入跨越蓬莱、人间、九狱三界的阴谋,揭开千年爱恨纠葛与种族纷争 ...
2 天
人民网 on MSN江宁牌坊村获颁全区首张乡村“碳中和证书”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端木)继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后,近日,江宁街道牌坊村获颁全区首张乡村“碳中和证书”,标志着江宁区“双碳”工作再添基层新实践。据了解,林业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和保护等措施增加碳储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