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这哪是抄书?分明是用骨血喂养精神。当今天的我们抱怨电子书字体太小时,可曾想过六百年前有人为借一本《论语》,要徒步三十里山路?当"知识付费"成为时髦词汇,宋濂们正用冻疮换取智慧。他抄完的典籍堆起来比人高,那些墨迹里浸着血丝和汗碱。
老张头揣着凿子去后山选石料,瞅见块油光锃亮的青灰色石头,费劲巴拉抱回家。半夜睡不着爬起来开工,一凿子下去 “噗叽” 一声,白花花的浆糊溅满老花镜 —— 原是隔壁王婶晒的糯米年糕,被他当成了端砚原石。 2、墨池挖成游泳池 小李初学做砚,对着教程说 “墨池要深阔”,愣是把巴掌大的砚台挖成了微型泳池。朋友来参观,指着砚台里的小鱼摆件笑:“你这是打算养墨斗鱼啊?” 他还一本正经纠正:“这叫沉浸式书写体验。
平度市太鲁珍石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金晖不懈追求的最大成就,是对清代文人高凤翰所著《砚史》中的165方砚台进行了精心的还原。视频剪辑:记者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2d
方寸砚台雕刻塞上风情
本文转自:银川日报作者:梁小雨 温玉娟 ...
7月14号成都东软学院心联队三下乡实践团队踏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蒲砚村,探访了充满历史底蕴的蒲砚制作传习所。他们不仅触摸到了传统技艺的温度,更是在实践中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开启了一段深入了解和传承蒲砚制作技艺的文化之旅。这里,不仅是一处 ...
对于识砚的行家来说,澄泥砚观似碧玉,叩之有金石之声,用则腻而不滑,发墨快、不伤毫,以山西绛州的澄泥砚为主要代表。如今,传承重任落到 ...
近日,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河北古砚收藏家张之的新作《铭砚椎影》一书,该书收录了张之收藏、自制的砚台202方,堪称砚台的“大观园”。
本报讯 熊文慧、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中国砚台历史悠久,蒙于史前、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卓于宋元、弘扬于明、精繁于清。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在南昌市博物馆里,收藏着10余方清代砚台,皆从造型、纹饰、铭文等方面,彰显了 ...
5月9日,“凤咮砚恢复生产新品观摩展”“福建砚文化主题收藏展及学术交流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福建有悠久的制砚史,除凤咮砚外 ...
不局限于砚台的制作,他还陆续推出了一些周边产品,比如摆件、笔搁、印章等,简化设计元素,从而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现在,他的团队在线上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源群体,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 他说,传统的非遗正被赋予当代审美内涵,重回生活。
不局限于砚台的制作,他还陆续推出了一些周边产品,比如摆件、笔搁、印章等,简化设计元素,从而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现在,他的团队在线上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源群体,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 他说,传统的非遗正被赋予当代审美内涵,重回生活。
“公司许多砚雕师都是‘90后’,年轻人聚在一起总能擦出火花,做出的砚台自然更有创意。 ”江班超说。 “95后”黄瑞是公司的一名砚台设计师,他设计的“素心”“几何世界”砚台造型简约,个人风格明显,在淘宝同类产品中销量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