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据了解,西夏陵历次考古调查、发掘的过程中,在帝陵、陪葬墓和北端建筑遗址采集、出土7100余件可移动文物。评估报告认可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西夏陵对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贡献,高度评价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在西夏陵保护管理方面开展的工作。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明代安塞王朱秩炅的诗句,生动描绘了贺兰山脚下西夏陵这片神秘陵区的苍茫与寂寞。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申遗成功,西夏陵正以新的姿态进入世人视野,揭开这个被尘封千年、“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三分天下居其一,雄 ...
西夏陵申遗文本提出,西夏陵对我国历史上党项族创立并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君主世系具有不可替代的见证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陵区内发现的丰富多样的文物,实证了公元11至13世纪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及其经由丝绸之路对中原与西域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西夏陵1、2号陵鸟瞰。詹安稳/摄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年轻的德国飞行员飞越贺兰山时,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的景象,照片被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成为西夏陵最早的影像。只是当时,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知道这片墓葬群和西夏有关。 90年后,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 ...
1038年,元昊正式建立大夏,又称大白高国,史称西夏。西夏定都兴庆府,就在今天的宁夏银川,在宋、辽、吐蕃等政权环绕之中。建国之前,党项人早期活动地带偏南,逐渐往北迁移,臣服于唐朝,参与过平定黄巢起义,赐李姓。今日宁夏中的“夏”字,便起源自西夏,最早出 ...
20世纪30年代,一个年轻的德国飞行员飞越贺兰山时,被一片“巨大的白色土堆”所震撼。他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一壮观的景象,照片被收录进《中国飞行》一书,成为西夏陵最早的影像。只是当时,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知道这片墓葬群和西夏有关。
在贺兰山东麓的山前洪积扇地带,9座帝陵有序排列,东望滚滚黄河,西北依莽莽山峦。尽管在西夏灭亡时遭到严重破坏,又经历了八百余年沧桑,仍然可见其恢宏的气势。
转折点出现在1974年。中国当代著名西夏学专家李范文将一堆残碑碎片拼接后,发现了西夏第五位皇帝李仁孝的谥号,与《嘉靖宁夏新志》中所记载的西夏陵处于贺兰山之东相符。至此,这片沉睡多年的墓葬群,被确认是西夏王陵。
“西夏陵”于巴黎时间7月11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申遗成功之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西夏陵”申遗咨询团队负责人陈同滨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详细阐述该项目的价值。
西夏陵7月11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宁夏首处世界遗产、中国第60处世界遗产。申遗成功之际,宁夏大学人文与民族学部部长、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阐述西夏陵的历史内涵与价值。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16时23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图 世界遗产大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