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报讯(记者袁云儿)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昨天,“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美术作品为媒介,回望战争历史,讴歌和平愿景,致力于通过艺术语言描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图景。
毕加索的名字,早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他以惊人的创造力和颠覆传统的艺术手法,在绘画、雕塑、陶艺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无数传世经典。为带来本次特展,盐城市美术馆策展团队筹备近三年,与海内外多家知名博物馆、艺术机构反复沟通、精心策划,策展人亲赴西班牙实地采访 ...
本报讯(记者 刘佳)7月17日,“潮汐的刻度——欧洲艺术巨匠版画珍品展”在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览精选达利、毕加索、梵高、夏加尔等8位艺术大师的103幅珍贵版画作品,让观众在经典与现代的艺术碰撞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这张周杰伦与GD(权志龙)在台北合照引发不少讨论,焦点除了两大天王罕见同框外,背景墙上的那幅毕卡索画作《持剑的火枪手》(Musketeer with Sword)也成为热议焦点。 这幅画作属于毕卡索晚年的「火枪手系列」(Musketeer ...
走进展厅,仿佛漫步于西方艺术的长河,与一位位历史的记录者相遇、对话。展览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印记与个人风格:丢勒的《骑马的女郎与士兵》映照出他的人文主义精神,鲁本斯用《拉撒路的复活》记录欧洲的宗教与世俗文化的碰撞,在特鲁瓦永的《双牛图》中能看到作者眼中的乡村温情画卷,维克多·波利的《枫丹白露的乡间小镇》以质朴的笔触描绘生命的真实质感,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让观者直面冲击感 ...
微信公众平台 on MSN9 天
一个人最高贵的教养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看过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毕加索成名后,有很多不出名的画家,都竞相模仿他的画作。 这些画作以假乱真,严重影响了他的声誉。 有次,一个学生对他说:“市面上有许多您的假画,您出面制止一下吧。” 毕加索却说,为什么 ...
1922年 最后,在第六章中介绍毕加索自1937年之后创作的作品,并聚焦于四个核心主题: 作为社会和政治宣言的艺术、具有象征意味的农场动物、具有符号意义的绘画及毕加索晚期作品对图案和色彩的强调,毕加索用最后这一主题 致敬了他的竞争对手亨利·马蒂斯。
毕加索与西班牙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在安达卢西亚的马拉加出生,在那里他度过了童年的一部分时光。 1891年,毕加索因他的父亲被任命为美术学院教授而迁居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亚。
恰在世纪交替的1900年,十九岁的毕加索离开故国西班牙,初次来到巴黎,这件事可以说颇具象征意味。这一年,不知第几次的世界博览会在巴黎 ...
1900年末,刚到巴黎的毕加索住进了位于克里希大街的寓所。 房间不大,毕加索的生活起居和绘画创作都在其中进行,而他的灵感却并未因此受到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