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普希金(1799-1837)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的创作涵盖诗歌、小说、童话、戏剧、散文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以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深邃的人文关怀,赢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近日,“‘伟大的诗人,民族的骄傲’——普希金 ...
19世纪末,普希金的名字传入中国。1903年《上尉的女儿》汉译本出版,开启俄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序章。鲁迅、瞿秋白等一大批文化革命先驱对普希金的大力推崇,更使其成为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此后,普希金作品被大量译介到国内,对中国文学与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
普希金一生虽未涉足东方,但他在诗歌和书信中多次提及中国,展览的第三部分讲述了普希金与中国的不解之缘。1903年《上尉的女儿》汉译本出版,开启俄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序章。鲁迅、瞿秋白等一大批文化革命先驱对普希金的大力推崇,更使其成为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 ...
中新社上海7月7日电 (范宇斌)“伟大的诗人 民族的骄傲”——普希金与东方回响展览7日在位于上海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
终章“遥远的回响——普希金与中国”讲述了普希金与中国的不解之缘。19世纪末,普希金的名字传入中国。1903年《上尉的女儿》汉译本出版,开启俄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序章。鲁迅、瞿秋白等一大批文化革命先驱对普希金的大力推崇,更使其成为追求自由的精神象征。
7月7日,“‘伟大的诗人民族的骄傲’——普希金与东方回响”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从全俄普希金博物馆引进雕塑、画作、服装等百余件珍贵文物,分别从《非凡的一生》《不朽的篇章》《遥远的回响》三个章节展现普希金的生平、创作以及作品在中国的译 ...
普希金一生虽未涉足东方,但他在诗歌和书信中多次提及中国,第三部分“遥远的回响——普希金与中国”讲述了普希金与中国的不解之缘。19世纪末,普希金的名字传入中国。1903年《上尉的女儿》汉译本出版,开启俄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序章。鲁迅、瞿秋白等一大批文化革 ...
今年暑期,一场与普希金有关的展览将为市民带来丰盛的文化盛宴。7月7日,“‘伟大的诗人,民族的骄傲’——普希金与东方回响”展将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揭幕亮相,从7月8日起,展览将向公众开放。
7月12日傍晚,在建业电影小镇《村口小学堂》剧场内,一段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河南方言朗诵回荡在观众耳边。这段话的朗读者是一位长着“外国面孔”的姑娘——自媒体博主、“小黑妮儿”范梓鹤,她能说一口地道的河南话。
2001年夏天,北京郊区一处低矮的平房里,著名演员濮存昕带着妻子宛萍来看望一个父母都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小女孩。 破败的墙壁,简陋的家具,孩子无助的眼神,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宛萍。
艺术动态 上海7月上新展,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与全俄普希金博物馆合作,引进百余件珍贵展品,展示这位诗人非凡的一生,从手稿、插图、绘画作品回顾他的经典作品,以及中国的几代文学家、翻译家为引介普希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本次展览从普希金的生平、创作、译介三部分,深入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