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提到古风与东坡时,张弘培的笔触显得愈发生动。他在文章中写道:“我立超然台上,望杞菊斋前,北渚霜半城,寒烟吞篆字。”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千年前的画面中,感受着春潮涌动与历史的厚重。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想起东坡的洒脱与豁达,仿佛他依然在我们身边,带着那份独特的风采。
《拟古》和《回首》则是长短不同的20多篇散文随笔,其中华美厚重的文笔是之前所未有的。 文/罗皓菱 枕上辗转,难以入眠。 索性不如起身。 夜有些凉而温柔,赤足踩在地板上的感觉很纯净,纯净的感觉,也许因为地板上有月光投射的玲珑花纹。
我与苏子歌——拟古风与东坡神游 张弘培 2025-07-04 10:47 发布于:山西省 我与苏子歌 ——拟古风与东坡神游 张弘培 君不见千年共饮岷江水 我携明月叩君扉 纱縠行深竹影乱 忽闻琅琅老泉围 窗棂渗墨三更雨 苔阶新绿五更雷 笔锋初试嘉祐雪 汴京春潮卷云回 我立超然台上望 ...
1 天
人民网 on MSN《长安的荔枝》的时代立足点电影版《长安的荔枝》的好处就在于,大鹏和主创团队对此全然洞晓,一个古代故事之所以在当下失败,就是因为它真的是个古代故事,一个古代故事之所以成立,往往因为它找到了自己的时代立足点。电影版《长安的荔枝》里,李善德的职场生涯,他的立身处世之道,他对家的观感 ...
在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龙峰新村,坐落着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龙峰泰山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庙宇二进大殿的东西两壁,完整保存着两幅绘制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水墨素描壁画。壁画描绘了福建十府二州十二位城隍朝觐泰山的群像,其中“台湾府城隍”见证了台湾 ...
1982年生于闽东古镇穆阳的水墨艺术家黄方启的个展“灵石与清泉”作为桂湖美术馆“2025年中法文化之春·福州站”同期登场的重要展览之一,以别具一格的东方面貌穿透文化时差,在国际语境中呈现其创作的地域性、当代性与作为水墨推演者的超验特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备受学界关注,经过40余年的发展,“文体学已渐成显学”,洵为强劲的学术增长点与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其中,作为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成熟期,魏晋南北朝的文体学研究尤为引人瞩目,并在诸多层面建树颇丰,然而,有关魏晋南北朝文体学史的体系性研究仍十分薄弱。2024年10月,胡大雷新著《魏 ...
《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认为,《王船山》作为学者小说、学问家小说,力图重回历史断裂的时代场域之内,通过让历史人物自身来说话的叙述方式,在深层次上构建起一种文化记忆的情感认同。《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指出,聂茂《王船山》的创作无疑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方法论上的路径。《当代作家文学评论》主编、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韩春燕从“历史如何变成小说”谈起,认为聂茂在大量史料爬梳的基础上,将粗疏的骨骼脉络丰盈成为血肉饱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