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不仅改写了人类历史进程,更在众多国家与民族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以3500万人的巨大伤亡,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大量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
音乐,无形无色,却往往是最有棱角的利器。它可以是鲜花丛中的一尊大炮,用它的共鸣敲响战鼓;它可以是精雕细琢的十年磨一剑,用它的锋芒劈开绝境。抗战中,音乐同样记录下民族苦难,用号角凝聚着人民力量。上一期“烽火存证”中,聂耳的小提琴与《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 ...
近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自7月8日正式开放至7月19日,累计接待参观者突破10万人次。展览通过丰富展品与创新展陈,深刻诠释了中 ...
1939年7月,美国《生活》(LIFE)杂志刊发了一组珍贵的新四军抗战影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的抗战实况,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力量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西方公众了解中国共产党抗战的重要窗口。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巩县兵工厂与汉阳兵工厂的子弹厂合并南迁,选址双烟村(当时叫小烟溪)组编成抗战第十一兵工厂。“打败小鬼子”“支持兵工厂”成为双烟村群众的共识。为了支持兵工厂建设和生产,老百姓有的移居到村子背后的蒿子坪、老山界、豹子洞等偏僻地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指导下,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推出一大批高质量抗战主题纪录片,形成以《胜利1945》《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心安何处》《东北抗联》《正义之战》等为核心 ...
一侧墙上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详细记录了各地青年、知识分子、妇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动人身影。那时的延安,是无数热血青年追寻理想的方向,他们或翻山越岭,或漂洋过海,最终在延安这块革命圣地,汇聚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
1926年9月,父亲曹景德诞生于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高岗庄村的一间泥坯房里。祖父曹仕玉、祖母陈氏靠租种地主土地艰难维生,膝下养育五兄妹,父亲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四。旧社会的苦难如沉重的枷锁,牢牢套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上。父亲的童年没有学堂的朗朗书声,只有无尽的劳作与饥饿——从记事起,他就跟着父母给富人家割麦、放牛,到周边的新沂县城、连云港打短工,稚嫩的肩膀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1945年苏北大灾荒,颗粒无收 ...
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张迪亭,1943年2月参加革命,194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山河破碎时的少年报国,到和平年代的初心坚守,如今,回忆起抗战时期的那段烽火岁月,这位老兵依然思维清晰,言谈间充满力量。
本报澳门7月20日电(记者富子梅)“烽火流年·光影长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影展19日在澳门开幕,同场播映纪录片电影《同学们》,通过影像艺术重温抗战历史,弘扬爱国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7月14日,记者走进苏村烈士陵园,一股肃穆气息迎面而来,园内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碑高19.44米,象征着莘县1944年解放的光辉时刻。纪念碑底座四周雕刻着以“苏村阻击战”为主题的浮雕,静静诉说着军民同心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篇章。
中新网 7月21日电 (刁炜 王昊 徐峻杰)1937年9月24日午夜,山西平型关,一支身着单衣、脚穿草鞋的部队,顶风冒雨在山间疾行。 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也让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声威远播。 (完)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