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无奈之下,赫鲁晓夫只得被迫向主席团递交辞呈,而这份辞呈也恰巧在当天得到了正式批准。 而这场政变的幕后操盘手,竟是当时看似平凡无奇、后来世人评价也普普通通的勃列日涅夫。
那么勃列日涅夫到底是乌克兰族的,还是俄罗斯族的? 1906年,勃列日涅夫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卡缅斯科耶,当时该地属于沙俄。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不只一次地强调”斯大林做了很多“。 在1965年5月9日举办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20周年庆祝大会上,勃列日涅夫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在”解冻期“之后提到了伟大领袖斯大林的名字。
据乌克兰网络媒体Strana.ua报道,乌克兰卡缅斯科耶(1936年至2016年间名为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政府拆除了家乡名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半身 ...
1965年9月,勃列日涅夫利用波德戈尔内和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的失误,支持谢列平打击乌克兰帮,波德戈尔内作出让步,他放弃代理第一书记,同意出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一职,波德戈尔内不再能与勃列日涅夫平起平坐了。
但他的弱点是在中央工作的经验略为欠缺,在1964年,波德戈尔内仍然被视为外省的、乌克兰的党务工作干部,他在1960年才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政治局委员,显然不及早已在首都身居要职的勃列日涅夫。
自此,赫鲁晓夫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一直以为这些中央委员,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尼、谢列平等人,都是自己的忠实部下,但在这次批斗会上 ...
科诺罗德的实验室在1968年被解散以后,莱曼继续和其他同事在控制问题研究所任职,1976年之后又到系统分析研究所工作,直到苏联解体前夕。
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出于对中国发展壮大的忧虑,不断散布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说,并将其夸大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是精心包装的话语陷阱,中国思想界应跳出这一话语限定,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修昔底德陷阱”的由来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是苏联第四代领导人。从1964年10月起到1982年11月去世为止,共执掌这个世界第二强国的最高领导权达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