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新网 杭州7月21日电 (鲍梦妮)21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该省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新兴产业呈现出向高、向新、向智发展这三重“走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两新”融合、“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持续提质增效。
在笔者看来,面对火热的低空经济,政府部门明确提出整治不理性的建设行为,为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指引方向,确保其在稳健中迈向新高度、拓展新空间,能“飞”得更稳、更高、更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进行人工智能专题辅导授课的有两位专家,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和浙江数字经济百人会顾问、省政府参事、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孟刚。潘云鹤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专 ...
平台向强,孕育创新“澎湃动能”。作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之一,西塞科学谷开园两年来实现快速发展,陆续引进了专家团队25个,去年新引进创新项目6个,成为湖州重要的科研平台。西塞科学谷是湖州市聚焦平台提能升级的一个缩影。湖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州地处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科创廊道交会地,科创资源丰富。为更好地突破地域限制,弥补科技创新短板,去年,市科技局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 ...
3.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 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血脉畅通,经济才能身强体健。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出新招、出实招,打通金融微循环的堵点,畅通金融运行的“毛细血管”,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让金融“活水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整体迈进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但仍面临科技产业融合“两张皮”、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科技创新机制“散片化”等问题。
因地制宜培育区域新优势2025年03月20日 06:2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魏琪嘉 ...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 ...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开年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近日签约的一批重大项目涵盖数据经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总投资428亿元。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2025年02月05日 06:2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