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若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相关旅居史,一旦出现发热伴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诊断。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太可怕了,被叮了好几个包,为什么蚊子还要存在呢?夏天蚊子这么多,真被蚊虫叮咬就有概率得艾滋吗?”蚊子叮咬后感染艾滋的概率为0,这是千真万确的,后面最做专业解释。先回答你的第一个疑问:为什么蚊子还要存在?因为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彻底灭绝蚊子也不现实, ...
7月15日,“健康顺德”发布情况通报称,广东顺德报告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患者。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亚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如何防控基孔肯雅热?日常防护三句话,参与防护靠大家:1.翻盆倒罐清积水。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滋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2.积极动手灭蚊虫。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 ...
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需尽快就医,由医生协助取出蜱虫。如果无法快速就医,局部可以使用酒精或者碘酒,待蜱虫麻痹或者死亡后,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也可以使用烟头等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上海的张女士在赶海过程中遭受隐翅虫侵扰。她当时没有感觉,直到第二天发现脸上肿胀。半张脸出现严重肿胀后,她去医院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从照片可以看到,她的右眼肿胀得睁不开,鼻翼和嘴角处还有毒液留下的疱疹印记。她形容那是一种“灼伤”的感觉,近乎毁容。
降雨(尤其是连续降雨)后,积水增多,蚊子有了更多的繁殖场所。同时,蚊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吸饱一次血可在水中产卵200~300粒,经过7—14天就会孵化成蚊飞出水中。可以说,一只即将长成熟的蚊子幼虫,就相当于上千只蚊子。
近日,邻省广东佛山地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不到一周就已报告确诊病例数百例。该病传播速度快,湖南与广东人员交往密切,面临的输入风险也很高。7月16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相关健康提示。
夏天蚊子活动增多,蚊子叮咬不仅会引起皮肤不适,还可能传播疾病。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张颖表示,大多数蚊种在晚上活动,但伊蚊则在白天活动。因此,防蚊工作应全天进行。蚊子对体温、二氧化碳和汗味敏感,喜欢叮咬体温高、呼吸快、出汗多、体味重的人,也偏好穿深色 ...
据悉,该试剂盒具备五大核心优势:一是超高灵敏检测:较常规PCR技术灵敏度提升10-100倍;病毒潜伏期、低载量仍可精准识别,极大降低漏诊率。二是超快检测时间:45分钟即可报告核酸结果,压缩疑似患者确诊时间。三是超精准定量检测:采用内标定量方法,内置高 ...
专家提醒,在山区、丘陵及林地等流行区域从事生产、生活或旅游的人群,尽量穿长裤长袖,扎紧裤腿,可以涂点驱虫剂,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蜱虫叮咬。出现发热,肌肉酸痛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