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如今的贵州,缩短了城乡及周边邻省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山区的地形地貌制约,构筑起外通内联、安全便捷的交通网络,真正实现从“千沟万壑 ...
发布会现场 8月29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年来,贵州实现了从“西南地理 ...
转自:中国水利报 本报记者 迟诚 通讯员 刘志刚 “不垮一坝,不伤亡一人”——黄土高原上5.8万座淤地坝经历了2023年汛期考验,实现平稳安全度汛。
贵州桥梁建设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贵州现存最早的桥梁为南宋时期的遵义普济桥,为川黔古驿道桥梁。明代葛镜桥堪称地形利用的典范,其为三 ...
“不垮一坝,不伤亡一人”——黄土高原上5.8万座淤地坝经历了2023年汛期考验,实现平稳安全度汛。 首次实现有人坝监督检查全覆盖、首次组织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质量专项行动、首次在黄土高原有淤地坝的203个县实现管理 ...
“过去,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其中沟道产沙占全部产沙的60%左右。 而如今,黄河中游的输沙量已经达到1000多年前 ...
原标题:山西石楼:推进“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项目. 央广网太原5月25日消息(记者李楠)记者从山西省石楼县了解到,石楼县创建生态 ...
青海新闻网讯 位于青海省东部日月山下的湟源县是干旱山区与半干旱山区的结合部,全县有土地面积1509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008.7平方公里 ...
四月,观赏过洛川大塬五十万亩苹果花开后,庆幸的是观光的大幕并未落下。五月,接着又是洛川千沟万壑的洋槐树开花。洛川,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有着阴阳(姑且这么说)两个形态的体貌。阳的一面就是宽阔平坦栽植着五十万亩苹果的黄土大塬,阴的一面则是大塬的两侧有着数不完望 ...
三是县财政拿出200万元,对每个乡镇打造的精品示范点实行以奖代补,凡被列为“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的项目,在扶贫金融贷款上给予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