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配套大型风光基地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容量 60 万千瓦风电、40 万千瓦光伏和 100 万千瓦时储能,是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项目。
在我们的周围,建筑材料通常是“死”的——比如砖、水泥、钢筋。但科学家们最近研发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活材料”:它不但能自己“长大”,还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变得越来越坚固,甚至帮我们对抗气候变化。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由东方汽轮机总承包的华电-东方电气木垒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于 7 月 10 日圆满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奠定了基础。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配套大型风光基地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容量 ...
该项目是位于沙漠、戈壁及荒漠地区的大型风光基地配套新型储能示范工程,规划装机容量包括60万千瓦风电、40万千瓦光伏以及100万千瓦时储能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储能项目。
AkAS将蔗糖转化为直链淀粉,进一步加入分支酶GBE生成支链淀粉。全过程不依赖天然淀粉引物,热力学更加有利、反应容易发生(ΔG° = –40.2 kJ/mol)。
此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成功利用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甲醇,这一过程被称为“液态阳光”的制造工艺。如果能在完成二氧化碳固定后,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甲醇等低碳分子,并通过生物手段将其转化为糖分子,这将开辟一种无需依赖土地种植的全新制糖 ...
5 天
一点资讯 on MSN这种果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头 或许能帮我们拯救地球肯尼亚的某些无花果树不仅仅结出果实,它们还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石头。科学家发现,这些树木可以在树干和周围土壤中形成类似石灰岩的沉积物,以高度持久的形式锁住碳。这种鲜为人知的碳途径此前主要在非果树中进行研究,如果通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推广, ...
此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经成功将二氧化碳通过化学方法固定合成甲醇。如果进一步将二氧化碳固定后,或从工业废弃物中获取甲醇等低碳分子,并将其生物转化为糖分子, 那将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土地种植的全新制糖模式 。
欧洲交通与环境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for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简称:T & ...
十轮网科技资讯 on MSN4 天
科学家开发创新电化学方法,高效将二氧化碳转为高价值化合物找到有效方法回收二氧化碳的意识正随着全球暖化提升,转化为酒精类产品尤其引人瞩目,但过程始终存在低效率问题。最近,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团队开发一种新型电化学方法,以独特催化途径将二氧化碳转换为高价值烯丙醇,效率、大规模制造能力都缔造全球新纪录。
3 天
生活研究所 on MSN二氧化碳竟能变成糖?糖,是藏在蜂蜜里的清甜,是可乐冒泡的愉悦,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我国每年需进口300-500万吨糖,而传统依赖植物种植的获取方式正面临重重挑战。植物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淀粉的效率仅0.67%,远低于理论值2%,还受干旱、虫害等自然因素制约;全球人口激增与气候变暖的双重压力,更让“非种植式造糖”成为刚需。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项“点碳成糖”的黑科技横空出世 ...
德国联邦水文研究所与荷兰三角洲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的研究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莱茵河水温正持续上升,预计到本世纪末,其年平均水温与1990年至2010年这一基准期相比,可能将上升2.9至4.2摄氏度。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