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农历七月初七,这个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七夕,从来不只是玫瑰与巧克力的专属。在一场以"国风雅韵·鹊梦乞巧"为主题的国风游园会上,千年传承的乞巧习俗与灵动的汉服风华碰撞出别样火花,让传统节日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信大多数人对古代男女地位的认识都是以男尊女卑为准,这一点并没有错。相对于是封建社会主要生产力的男子来说,女性显得十分不受重视。异性碰一下就要剁手的贞洁观念显得尤为可怕。宋代较为出名的程朱理学讲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饿死事小,失 ...
近日,广州地铁13号线二期首通段(天河公园—鱼珠)、14号线二期(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站名公开征求意见。由于13号线拟命名的珠村站与21号线既有朱村站(增城区)在普通话和粤语中发音完全一致,市民担忧换乘时出现混淆。根据《广州市地铁车站命名规则》,地 ...
央广网天津7月19日消息(记者韩雨晨 ...
甘肃的辽阔与雄浑是刻入灵魂的印记然而,当你一路向南在秦岭与岷山交错的臂弯里一片温润灵秀的土地正悄然舒展这里,就是陇南这里 铺展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画卷 镌刻着古道“驼铃摇落旧时光”的沧桑 回荡着“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的咏叹 ...
因此,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 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并以油面糖蜜为材料制作乞巧当天应节食品“乞巧果子”。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望牛墩镇的“七月七民俗风情节”自2004年至今已举办四届,今年该镇被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镇委镇政府对这一东莞市的重头节庆进行了重新包装,改名“七夕风情文化节”。 记者昨日获悉,首届“七夕风情文化节”将于8月15日开幕。
3 天
人民网甘肃频道 on MSN《甘肃文史集萃》(第一辑)在兰州首发本次首发共推出5部精品力作,分别是甘肃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的《西汉水与乞巧节》,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兰州大学教授汪受宽的《古史述议》,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兰州大学教授陆庆夫的《敦煌民族文献论稿》,省政府文史馆馆员、西北师大教授李并成的《敦煌文献与西北历史文化研究》,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马德的《唐宋敦煌史事记略》。此外,《甘肃文史集萃》(第二辑)已进入编审阶段,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
4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西和县“纸墨相辉”第二届麻纸书画作品展开展本文转自:陇南日报西和讯(通讯员鱼强)7月15日,西和县“纸墨相辉”第二届麻纸书画作品展在乞巧文化苑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余幅作品,展出作品题材多样、技法多元,均采用西和麻纸创作。参展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文化艺术创作的热情。西和麻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质感和良好的 ...
甘肃经济日报西和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鱼强)7月15日,由西和县委宣传部、西和县文联、西和县书法家协会、西和县美术家协会主办,西和县朱刘麻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协办的西和县“纸墨相辉”第二届麻纸书画作品展,在乞巧文化苑盛大开展。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与市民前来观展,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共同感受书画艺术与非遗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历时四年打造的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于2025年7月12日全国首映。影片围绕五则聊斋新篇展开,以国风美学重塑古典志怪。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