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已故的“外交教父”基辛格曾在百岁之际接受采访,当被问及“美国若爆发战争会优先打击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俄罗斯。”理由直指硬核现实——在这个地球上,唯有俄罗斯,拥有足以将美国本土彻底摧毁的核打击能力。根据现有公开数据,俄军拥有5488枚核弹头,规 ...
最后一国家是梵蒂冈。关于梵蒂冈,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作为罗马教廷的所在地,在西方世界中其影响力独具一格。尽管现代社会中宗教权力已大幅减弱,但宗教在思想文化和精神领域中的影响力依然庞大,尤其是在信仰基督教者占多数的欧美国家。教皇位于梵蒂冈,因此拿梵蒂冈 ...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爆发以来,已经成为全球各方焦点。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战场上拼尽全力,而西方国家则在背后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资金以及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特别是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异常积极,既提供坦克,又频频发声,表现出“全球领导”的姿态。但基辛格却对英 ...
1971年7月9日至11日,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最值得回顾的日子——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了中国。
基辛格逝世,享年100岁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享年100岁。据悉,基辛格的家人将为他举行私人葬礼,随后将在纽约举办 ...
美国杰出的外交家和地缘政治家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将在5月27日迎来他的百岁诞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基辛格一直是国际政坛上 ...
2015年,基辛格与奥巴马总统和其他前国务卿一起出席白宫会议。 左起:科林·鲍威尔、詹姆斯·贝克、奥巴马、基辛格和马德琳·奥尔布赖特。 Win Mcnamee/Getty Images 基辛格的干预并不总能得到后来的国务卿及其所辅佐的总统的欢迎。
基辛格逝世后毁誉参半,褒扬的多指他作为外交战略家的才能,比如1973年1月达成的越战停火协议,比如推行尼克松的联中抗苏战略。但批评者则 ...
基辛格1971年10月第二次秘密访问北京时。 回顾自己的从政生涯,让基辛格感触最深的,或许就是那份与中国结下的友谊。
基辛格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等学者认为,他的经历塑造了他对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态度。 抵达美国后,基辛格很快融入了美国文化 ...
这次秘密会谈,奠定了中美两国进一步交流沟通的基础。 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标志性的重大时刻。 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基辛格为12位美国总统提供过建议,改变了他所接触的几乎所有全球关系。 即使在九十多岁时,基辛格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力。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