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六名演员在全黑舞台上化身“光影魔术师”,没有LED屏幕、没有电脑灯,仅凭“黑光剧”技术与手工戏偶,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巨著《海底两万里》搬上了戏剧舞台。由中央戏剧学院、香港艺术节和抱风屿Tempest ...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华子电玩于07月21日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大家早上好,这里是为大家分享喜加一/折扣盘点/新游资讯/游戏测评的华子 本次要盘点的是steam的小众游戏特卖,这次最低有0.5折的折扣,快来看看吧。 话不多说 ...
六名演员在全黑舞台上化身“光影魔术师”,没有LED屏幕、没有电脑灯,仅凭“黑光剧”技术与手工戏偶,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巨著《海底两万里》搬上了戏剧舞台。由中央戏剧学院、香港艺术节和抱风屿Tempest Projects联合主办的中法共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近日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该剧作为北京市文联支持的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成为一次跨文化戏剧合作与创新的典范。
近日,中法共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在北京艺术中心华丽上演。这部剧汇聚了中央戏剧学院与香港艺术节的创作力量,采用了独特的“黑光剧”技术,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六名演员在全黑的舞台上,通过光影与手工戏偶的结合,展现出儒勒·凡尔纳的经典科幻巨著,令人惊叹。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大刘对阿瑟·克拉克等黄金时代经典科幻作家作品的推崇,对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呼吁,像给我一把钥匙般,带领我探索更壮丽广阔的世界。
该剧以黑光技术为核心,构建出令人惊叹的深海奇观。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胡万峰认为,偶剧的创作难度极高,《海底两万里》被视为偶剧创新的典范案例,为教学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黑光技法隐藏操作者,突出偶的生命力,这种‘去工具化’的偶剧理念,颠覆了传统认知 ...
1869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出《海底两万里》,书中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潜艇探索海洋深处的故事,连通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幻想、自由和冒险的共同渴望。一个半世纪后,这部承载人类探索精神的经典被赋予全新的舞台生命。
1869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出《海底两万里》,书中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潜艇探索海洋深处的故事,连通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幻想、自由和冒险的共同渴望。一个半世纪后,这部承载人类探索精神的经典被赋予全新的舞台生命。
7月11日,中法共创奇幻剧《海底两万里》在北京艺术中心首演。首演当天,艺绽观剧团应邀到现场观剧。观剧后,艺绽观剧团的粉丝对该剧的创排构思、舞台布景设计、演员演技等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剧还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艺术中心继续演出。ID:剧场里的美 ...
作为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2025年香港艺术节委约剧目,《海底两万里》改编自法国科幻巨匠儒勒·凡尔纳的同名小说。这部著作曾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全球畅销超亿册,鹦鹉螺号上尼摩船长深海探险故事收获全世界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