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1917年6月的一个深夜,紫禁城的灯光依然耀眼,龙椅上的年轻皇帝溥仪凝视着面前的张勋。张勋是当时力挺复辟的重要人物,曾帮助溥仪重回皇位。溥仪看着他,问道:“张卿,你到底想要一个什么官职?” ...
张勋复辟期间,发生了许多荒诞的趣事。张勋主张复辟清朝,重拾清朝旧制,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辫子”。辫子不仅是清朝身份的象征,也是忠诚的证明。张勋宣称,凡是保留辫子者即是忠于清朝,理应被重用;剪辫子者则是叛逆不忠,不配担任官职。
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辟失败以后,个人的结局,要比复辟的过程更精彩。 首犯张勋,在7月12日当天,坐上荷兰人的汽车,躲进了荷兰大使馆,临走还 ...
复辟后,溥仪坐在乾清宫宝座上接受遗老们的拥戴。 1917年7月1日 张勋复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从此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 ...
国民党方面感到很奇怪:当初喊着要废除“军审”的是民进党,蔡英文、顾立雄等人均参与其中,现在赖清德突然又复辟“军审”,时空转换,这背后是否有什么猫腻?马英九的亲信萧旭岑则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认为赖清德此举是在为“戒严”做准备。
但放眼张勋复辟的前前后后,检视其中细节会发现,这出荒诞剧之所以能被“辫帅”搬上历史舞台,有北洋军阀权斗之隙,有满清遗老遗少附和起哄 ...
张勋复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德国人的支持,德国人倒也仗义,生死攸关时收留了张勋。 7月12日一早,溥仪的父亲载沣和陈宝琛垂头丧气地进了宫,将 ...
但在复辟之外,张勋或许还有一些故事不被了解。 1917年7月21日,孙中山先生在致广西督军陆荣廷的一份电报中称:“张勋强求复逆,亦属愚忠 ...
2025年3月9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出现了2008年尼泊尔进入共和制以来规模最大的“君主复辟”游行示威。约一年半前,即在2023年11月,尼泊尔也曾 ...
张勋拥溥仪复辟,几乎使历史逆流,但是徐州市内竟然盖有他的生祠,说来宁非奇事?生祠落成之时,张勋自题联曰:“我不知何者建德、何者立功 ...
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辟失败以后,个人的结局,要比复辟的过程更精彩。 首犯张勋,在7月12日当天,坐上荷兰人的汽车,躲进了荷兰大使馆,临走还带上了一份救命宝贝。 早在7月8日,曾经支持过袁世凯复辟的阮忠枢,写了一份信给徐世昌,信中国的意思大概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