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伊波利特(1907—1968年)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和哲学史家。关于黑格尔的思想在法国的传播,我们首先会想到科耶夫(Alexandre ...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黑格尔在评价中国文明时,尤其是涉及其五千年历史的整体时,他竟然断言:中国只有朝代更替的循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为何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黑格尔的原话是:“从本质上讲,中国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一种不断重复王朝兴衰的过程,整个国 ...
那么,为什么黑格尔会如此评价中国呢?普遍的解释是他对中国缺乏了解,无法准确掌握其中的精髓。大家通常认为他不懂中文,因此才做出了这些极为偏激的评论。然而,黑格尔对老子的贬低以及现代德国学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剖析,却揭示了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黑格尔小时候体弱多病,几次在鬼门关徘徊,最终活了下来。黑格尔13岁时,斯图加特一带同时流行严重的胆汁性痢疾和胆汁性热病,他们全家都 ...
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建构在观念论基础上的社会学理论。由此,法权共同体不是建基于契约论、进化论和功能主义的理论基石,而是建基于主体间的承认哲学、也即建基于对个体“独立性”和“自由”的接受和尊敬之上。正如路德维希·希普所阐释的那样,黑格尔将其承认理论建构在 ...
黑格尔的面具郝苑1830年,黑格尔的学术地位已经如日中天。为了庆祝这位哲学家的六十大寿,他的学生们专门定制了一种纪念章,它的正面是黑格尔 ...
黑格尔右派则继承了大师保守的方面,沦为德国思想界反动的一翼。 他们鼓吹强权国家,宣扬德意志民族独得天命的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后来则 ...
黑格尔不拘泥于自己的体系,从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肯定浪漫艺术的价值,高度评价当代自由艺术的诞生,其中恰恰体现了黑格尔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朱立元对于黑格尔美学的理论体系、范畴系统和整体结构作出了系统的评析。
黑格尔研究奠定学术地位我和张世英先生认识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当学生,他是我的任课老师。他是1921年出生的,当时只有30多岁。他教我们的课程是“黑格尔哲学”。当时重点放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部分。
《黑格尔全集》将有两个中文版. 盯上《黑格尔全集》的出版社其实不止商务印书馆一家。早在2006年,人民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分别启动了各自的《黑格尔全集》出版计划,一时间曾在国内的哲学爱好者中引起了热切关注。
为什么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从各自的学科中被赶出去了? 心理系不讲弗洛伊德,经济学系不讲马克思,哲学系不讲黑格尔,这到底怎么啦?相反 ...
黑格尔的代表作《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过去被哲学界俗称为《小逻辑》。 这部经典名著的重新翻译出版,意义重大。 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体系之庞大,著述之宏富,内容之广博,思想之深邃,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均属罕见。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