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她是《天仙配》里灵动的七仙女,也是《女驸马》中智勇双全的冯素珍。前昨两晚,黄梅戏名家吴琼带着两部传唱逾六七十年的经典亮相上海宛平剧院,以醇厚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让戏迷观众再度沉醉于黄梅戏独特魅力之中。无论是《天仙配》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还是《女驸马 ...
韩再芬主演的《女驸马》,智慧、俏皮的冯素珍的形象深入人心;吴琼饰演的陈赛金集美丽、勤劳、自强于一体;痴情与无情、温柔与冷酷、可怜与可恶,老艺术家黄新德将《雷雨》中周朴园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既痛恨又同情……越是近距离地观看专业人士的演出,越懂得 ...
为深入挖掘黄梅戏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6日至8日,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皖江梨园薪火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中国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安庆市,开展为期三天的黄梅戏文化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博物馆、艺术院校、纪念馆及历史文化街区,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黄梅戏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d
站在“大黄梅”的视角看待黄梅戏
关于黄梅戏历史和剧种归属问题主要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第一,黄梅戏起源、初步形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原是湖北剧种,后来成为跨省剧种。
育新小学黄梅戏社团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雏凤新声——首届少儿戏曲大会》节目组的邀请,于7月12日远赴山西太原参加全国展演,第一次走上了全国性舞台。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本报讯近日,经中国剧协遴选,由安徽省文联、安徽省剧协组织申报,安徽演艺集团出品,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精心创排的大型原创黄梅戏《百鸟朝凤》成功入选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剧目,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剧目。中国戏剧节始创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届,是我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活动,对于推动 ...
黄梅戏电视剧的拍摄与播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全国观众了解与欣赏黄梅戏的主要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黄梅戏电视剧接过严凤英时代电影《天仙配》的接力棒,让黄梅戏的旋律通过电视剧的形式传进千家万户,对黄梅戏剧种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黄梅戏 走在窄窄的田埂上(人民眼·振兴戏曲艺术)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徐村,村民坐在泥 ...
奇妙新专业2003年出生的宋梦婷学黄梅戏已有七年。无论寒暑,每天,她都要练功超过十个小时。她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专业黄梅戏演员。师生同台黄梅戏专场演出《扈家庄》剧照 摄影/许闯宋梦婷是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大三学生。以黄梅戏为主打,2006年,安庆师范大学成立了 ...
黄梅戏是以安庆方言演唱的安徽省地方剧种。最早记载黄梅戏的文献是,清光绪五年(1879)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关于每年在安庆关外“黄梅淫戏”(黄梅调)演出的报道[1]。1879年上海《申报》的报道当时的黄梅调已经是正规剧种。著名音乐家张锐,1954年在安庆学习安徽黄梅调时的日记中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