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闻稿:安徽省与安庆市携手推动黄梅戏团唱响欧洲,文化交流再添新彩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黄梅戏演出在德国法兰克福落下帷幕,这场由当地孔子学院精心策划的文化盛宴,不仅为德国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享受,更在法兰克福乃至整个德国的文化交流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演出结束后,法兰克福孔子学院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黄梅戏的精湛表演给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 天
童真稚气绽梅芳姹紫嫣红俏梨园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本报讯7月12日晚,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专业组现场展演在安庆开唱。此次展演于7月12日至15日分5场进行,来自全国19个省份、2个直辖市共34个剧种的91个个人项目和16个集体项目参加。展演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庆市 ...
黄梅戏《天仙配》演出剧照。 黄梅戏《天仙配》演出剧照。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7日讯(记者 袁思蕾 通讯员 刘侃)“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 ...
黄梅戏是以安庆方言演唱的安徽省地方剧种。最早记载黄梅戏的文献是,清光绪五年(1879)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关于每年在安庆关外“黄梅淫戏”(黄梅调)演出的报道[1]。1879年上海《申报》的报道当时的黄梅调已经是正规剧种。著名音乐家张锐,1954年在安庆学习安徽黄梅调时的日记中写道 ...
山东夏季文旅产品推荐活动7月16日走进安徽合肥。黄梅戏青年演员谢慧慧现场演唱《对花》经典选段。当“郎对花姐对花”的旋律一响起,江淮地区的传统意蕴瞬间弥漫开来。
1956年,由黄梅戏《路遇》改编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播出后,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随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优美旋律的飘扬 ...
黄梅戏以清新婉转的唱腔和质朴灵动的表演风格闻名。 唱词接近普通话,既有地方特色又通俗易懂。 1956年,由黄梅戏《路遇》改编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播出后,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表演:郑健、董咚、王瑗。
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搭建教师成长平台,7月5日,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了“黄梅戏韵展风采以赛促进砺精兵”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