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正常人》当今时代,爱有千百种定义,感受爱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爱是万物之心,如果它停止跳动,一切都将枯萎,都将变得多余而无用。可如果此心仍在跳动,他定会在万物中显现出来。” ...
和马雅可夫斯基关系很好的画家拉里昂诺夫,为马雅可夫斯基画了几幅肖像画。 其中有一幅非常抽象。 拉里昂诺夫的先锋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 ...
马雅可夫斯基作品《好》中译本封面。 对于中国人来说,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自上世纪20年代起,这位俄罗斯诗人的 ...
马雅可夫斯基形象俊朗,才华横溢,按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有很多女“粉丝”,他也确实与多位女性有过密切的交往,但终生未婚。 与他相处时间最长、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女性是莉莉娅·勃里克,她是有夫之妇,与马雅可夫斯基相爱后,把这种关系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奥西普·勃里克。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诗人、剧作家,生于格鲁吉亚的一个林务官的家庭。1912年开始诗歌创作,深受未来主义派影响。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 ...
时间是1925年,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漂洋过海几个月,抵达墨西哥美国边境一个叫拉雷多的地方。像很多边境城市一样,国境两边各有一个同名 ...
马雅可夫斯基和叶赛宁都是俄罗斯的大诗人,是20世纪苏联诗坛上的两个中心人物。 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好,只要一见面就争吵,甚至对骂。 直到叶赛宁不幸早逝后,马雅可夫斯基对他仍耿耿于怀,在自己的诗歌中继续讥讽、嘲弄乃至抨击这位可怜的诗人。
此外,托洛茨基对马雅可夫斯基有过微词。斯大林已决心消灭布哈林和托洛茨基,这不是一箭数雕吗?于是他当天便作了批示。 美国女儿. 1991年7月,纪念马雅可夫斯基诞辰98周年前夕,一对美国母子来到诗人墓前凭吊。这就是在美国长大的小艾丽和她的儿子。
马雅可夫斯基自杀75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的最初几年,有关这一事件的争论仍未冷却。 中国的苏联文学史专家蓝英年引用了帕斯捷尔纳克的一段话,认为这是最接近事实的分析――“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自杀是出于骄傲,因为他谴责了自己身上和周围的某些东西,可他的自尊心却无法 ...
近年来,俄罗斯报刊上时常出现马雅可夫斯基被谋害的文章,令我诧异,像五十年代初次听说马雅可夫斯基自杀一样。那时我难以理解革命诗人为 ...
马雅可夫斯基这个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马雅可夫斯基这个名字,不过也说不好。” 这些被推广的“土豆”,就是人们通常接触到的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作,它们与那些用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广场与街道一起,组合成了我们所认为的马雅可夫斯基。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马雅可夫斯基这个名字,不过也说不好。听说易烊千玺曾在艺考时朗诵过他的诗,以他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也很可能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