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通讯员高艳红)“下巴底下肿了两年,吃饭时又胀又痛,原来竟是长了结石!”35岁的小李近日在南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二科确诊左侧颌下腺结石,经该科副主任医师郭建主任实施取石联合颌下腺切除手术后,终于摆脱了这一难缠的病症。
近日,重庆松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蓉蓉接诊了一名吃东西下巴鼓包的患者,检查发现竟是颌下腺结石引起,目前经过治疗患者结石顺利 ...
小纯(化名)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平时不太爱喝水。某天,吃东西时突然感到一侧下巴剧烈疼痛,伴随着肿胀和咸咸的味道。家长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舌头下方有黄色脓液,经过CT检查,医生诊断为颌下腺导管结石。这种情况让小纯感到非常害怕,甚至哭泣。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小纯的下巴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但这也让她养成了多喝水的习惯。
颌下腺囊肿多由颌下腺导管阻塞引起,表现为颌下区无痛性肿块;腮裂囊肿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常见于颈侧部,可能伴瘘管形成。两者在胚胎起源、治疗方式和并发症风险上均有差异。 1、发病部位: 颌下腺囊肿位于下颌骨下方,与颌下腺导管系统直接相关。
颌下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理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颌下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导管阻塞、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颌下腺炎常见病因,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颌下腺炎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颌下腺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临床表现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颌下腺炎,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此外,局部热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严重干眼症的实验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03):17-18。 干眼症或成全球第4大致盲疾病 每5人就有1人得病 ...
石亮副主任医师介绍,传统下颌下腺体手术切口设计位于下颌骨下缘2cm处,长度常为6-7cm,该手术方法可能会因牵拉作用或钳夹等造成面神经下颌缘 ...
而在对比腮腺和颌下腺时发现,不同唾液腺在刺激前后的超声分形分析值以及总体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分形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尽管受到刺激,颌下腺和腮腺的实质并未发生变化,而且利用分形分析能够区分颌下腺和腮腺。
颌下腺导管结石不及时处理,容易并发急性感染,轻则颈部肿胀,重则出现脓肿、口水瘘等。 “夏季是各类结石高发期,以泌尿系统结石最常见,颌下腺导管结石相对较少。但存在泌尿系统或胆结石的患者,患颌下腺导管结石的概率将明显增加。
颌下腺超声图像的分形分析值在刺激前后同样没有变化,均为 1.4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 0.748)。而在对比腮腺和颌下腺时发现,不同唾液腺在刺激前后的超声分形分析值以及总体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