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阿多尼斯最新中国题材长诗《桂花》,译林出版社,2019年11月,译者薛庆国 在《桂花》里,阿多尼斯为现实写诗,为历史写诗,也为人类和未来写诗。
“没有诗歌的生活不过是各种形式的死亡”,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这句话,某种程度可以算作他的自谓。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的他,至今 ...
在阿多尼斯捧读过的中国文学中,有3个名字熠熠生辉:屈原、李白和鲁迅。 阿多尼斯认为,“我是犹如中国作家鲁迅那样的批判者”,而且是“双重批判者”。 他既反对西方文化的曲解,又对阿拉伯传统文化有极深刻的反思。
阿多尼斯:我是家里的长子,有3个弟弟和1个妹妹。 父亲在我32岁时辞世,我作为一家之主要担负起资助弟弟妹妹的任务。
二、阿多尼斯“献给薛庆国”的献词,留还是不留? 阿多尼斯在创作长诗《桂花》的过程中,接受了江苏扬子江作家周组委会的邀请,决定来参加2019年度的扬子江作家周活动,还会在杭州举办画展。
阿多尼斯,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伊斯比尔(Ali Ahmad Said Esber)于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的一个农村,对于他的读者来说,更熟悉的名字是阿多尼斯。
在缺乏自由的世界里写诗 当你刚见到阿多尼斯时,外表会欺骗你。他身材矮小而举止优雅,熨烫精致的咖啡色西服中间,总是搭配条橘红色的长围巾 ...
这是79岁的阿多尼斯首次来到中国旅行,也是他的诗集首次在中国翻译出版。 “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听到阿多尼斯这个名字在耳边环绕。
1930年出生的阿多尼斯,一生跌宕,早年适逢其时,得以进入大马士革大学学习,曾入伍服役,也曾因参加左翼活动而入狱,1956年,他被迫迁居 ...
他说,叙利亚原本有一条小河叫阿多尼斯,很可能就是阿多尼斯传说的源头。 阿多尼斯17岁开始发表诗歌。
编者按:2021年5月23日晚,由香港诗歌节基金会主办的“突围:朗诵与对话——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系列”邀请享誉世界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和他的中文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薛庆国在线朗诵和对话。经阿多尼斯本人和香港 ...
阿多尼斯在记录2009年中国之行的文章中写道:“在我身后已有80个年头! 你看,看历史的刀剑如何扎入其中切割穿刺,你能否听到铿然的响声?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