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藩镇的危害远超过宦官,因为它们的立场与朝廷对立,并在经济和政治上深深削弱了国家的权威。更为严重的是,自唐代宗时期起,藩镇不断挑衅朝廷,发动叛乱,甚至联合形成同盟,屡次将大唐帝国推向深渊。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的大分裂时期,中央集权崩溃,藩镇四处征战,政权更迭频繁,给社会、经济以及民生带来深重影响。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多个小国崛起,逐渐摆脱了曾经供养北方的沉重负担,地方政府普遍开始重视经济发展,进而培育出几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 ...
唐朝之所以会允许节度使和藩镇的存在,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唐朝找不出更好的制度来治理国家了!对于唐朝中后期的唐朝皇帝来说,那些尾大不掉 ...
为什么会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实这很好理解,这世上想要自己做老板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一辈子在厂里打螺丝呢? 但是一个王朝,只能有一位 ...
藩镇问题影响唐五代历史三百年,安史之乱之后自不待言,从睿宗时代节度的建立到安史之乱爆发,也已经半个世纪。而唐朝初年就派出了巡察使 ...
原标题:续命百年:唐朝如何收拾藩镇割据?文丨流惜子(南开大学,历史研习社作者)以中学教科书为宣传核心,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所有历史信息 ...
中央一直想要维持安史之乱以前直领州县的状态,而藩镇则想控制所属州县以获取本身最大的利益。唐代后期即在这种拉锯争夺的动态均衡过程中 ...
《唐代藩镇研究》 张国刚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唐德宗死后,唐顺宗掀起“永贞革新”,试图增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摆脱宦官势力。
中晚唐的河北藩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一方面桀骜不驯,但另一面又需要朝廷的承认来强化其权力来源的合法性,结果正如仇鹿鸣敏锐意识到的 ...
其中“效战国”体现的是处理藩镇与朝廷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表达出奉行唐朝廷正朔、承认唐朝廷正统地位、臣属于唐朝廷的愿望;“肱髀相依”体现的是处理藩镇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表达了相互依托、相互联结、共同应付外敌的愿望;“以土地传子孙”体现的是处理藩镇内部政治关系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