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西藏,这片雪域高原孕育了藏戏这一承载千年文明的“活态史诗”。然而,受地理环境与传播模式限制,藏戏非遗正面临传承断层危机:觉木隆藏戏“躺身蹦子”特技传承人不足十人,传统面具纹样难以突破地域审美,非遗工坊年均产值不足50万元。首都师范大学雪域戏韵团队以“ ...
7月15日,位于西藏拉萨的西藏博物馆迎来了众多观众,大家纷纷驻足于展馆内,细细品味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西藏历史画卷浮雕,还能深入了解西藏悠久的文明历程。
图为演出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图为《雪域童心颂文成》表演现场。 在世界屋脊的湛蓝苍穹下,千年藏戏艺术正焕发崭新活力。 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少儿藏戏(唱腔)”公益培训十周年之际,首部少儿版 ...
一项由自治区群艺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全区藏戏队伍最新现状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藏戏队154支,其中,专业院团1家 ...
由此,传统藏戏从广场戏向舞台戏发展。 “后来藏戏的题材从传统的宗教、神话色彩转向现实主义,比如上世纪70年代,藏戏就移植了《红灯记》。
中新社 拉萨8月14日电 题:藏戏唱响青藏高原600年 中新社 记者 赵朗 开放式舞台中心,悬挂藏戏鼻祖唐东杰布的唐卡画像,演员连续跳步旋转于台 ...
中新社拉萨8月14日电 题:藏戏唱响青藏高原600年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开放式舞台中心,悬挂藏戏鼻祖唐东杰布的唐卡画像,演员连续跳步旋转于台,唱 ...
央广网西宁7月11日消息(记者汪晓青)盛夏的西宁晚风渐起,景色宜人,一场融合河湟文明与热贡艺术的文化盛宴于7月10日拉开帷幕。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黄南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
中新社拉萨8月14日电 题:藏戏唱响青藏高原600年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开放式舞台中心,悬挂藏戏鼻祖唐东杰布的唐卡画像,演员连续跳步旋转于台,唱响藏戏《顿月顿珠》。8月上旬雪顿节期间,拉萨罗布林卡迎来一年一度的藏戏表演。 《顿月顿珠》作为八大藏戏之一,在西藏家喻户晓。西藏自治区 ...
觉木隆派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蓝面具”藏戏重要流派,也是藏戏各派中流传最广的一种。 7月23日,藏戏演员拿着面具。
新华社西宁1月29日电题 古老藏戏韵悠长新姿绽放展芳华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一支民间藏戏团正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准备用传统藏戏表演迎接农历新年。 届时,多杰扎西将带领23名藏戏团成员前往12个村庄巡演,每天演出两场。
8月8日,山南市洛扎县曲措藏戏队锣鼓队在拉萨罗布林卡为藏戏表演伴奏。 藏戏是一门集说唱、表演、歌舞、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雪顿节上,藏戏表演是不可错过的文化盛宴。从8月4日到8月10日,来自拉萨、日喀则、山南的8支藏戏表演队在拉萨市罗布林卡举行藏戏汇演,吸引市民和游人前来欣赏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