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精心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6集、每集约45分钟)将于7月14日20:50起,连续6天在北京卫视、“北京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 ...
“这山河就是你的模样 我想念你的模样”一首曲,一段历史,一些回忆里的人,和一些承载着前人意志的新生力量。看《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如何讲述历史,构建历史场景与当代展陈的时空对话,开启一次精神追寻。北京广播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 ...
7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文艺作品等有关情况。 包括电视剧《归队》、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微短剧《怒刺》《马背摇篮》等4部“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作品入选抗战胜利80周年优秀文艺作品 。
今年91岁的郑福来,被誉为“卢沟桥事变”的“活历史见证者”。1937年7月7日,伴随着卢沟桥上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那天清晨,6岁的郑福来家门前不远处便落下了炮弹。
这一刻,郑福来才猛然惊觉,昨日的安宁已轰然破碎。更深的痛楚随即袭来:那个头天还一起嬉闹的玩伴,就在当夜,被一颗落在自家门前的炮弹,永远夺走了小小的生命。
出现青黄不接,影响全球部署,美国航母将陷危险空窗期2025-07-14 17:25:30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撕破北平的宁静。一位25岁的青年,听闻日军悍然发动进攻的消息,与母亲和妹妹匆匆告别,奔赴战火纷飞的卢沟桥,成为了第一个到达卢沟桥前线的中国记者。
据中国官方电视台报道,在引发日中战争的“卢沟桥事变”88周年纪念日的7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内陆地区的山西省视察,向“抗日战争”的有关纪念碑敬献了花篮。 中国将今年定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缺席了与他前往山西的行程基本同期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8周年。作为“七七事变”的发生地,7月8日,经过提升改造后的卢沟桥重新开放。与改造前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桥栏板前的护栏被取消了,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桥得以原汁原味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当晚23时左右,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第29军拒绝。事实上,这名士兵很快就已被找到,但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却隐瞒消息,仍坚持要进城搜查。在遭到拒绝3小时后,日军便按 ...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