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极具迷惑性的疾病。它不像心梗那样来势汹汹,却能悄然“偷走”患者的行动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在广州华康中医医院的强直门诊中,很多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处于严重的功能障碍状态,原本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减轻的病情,被多年误判、 ...
由于该病发病初始症状并不明显,可能表现为肢体或局部的酸痛、发胀、无力无法抬伸,很可能会被以为是疲劳、肌肉酸痛导致。其实,淋巴水肿一旦出现,无法自愈,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水肿会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肢体不断变粗,局部组织纤维化、硬化,最终形成老百姓通俗所 ...
女生遭殴打致残法医不予鉴定 事实不清成争议焦点。根据小玲提供的录音,在她追问理由时,民警表示:“理由是事实不清,你要来你就来,咱别拉扯这事儿了,争取今天就结了,你不要再折腾我了。”小玲行动不便,需要父母陪同出门。她在电话中向法医询问无法鉴定的理由,法医称:“主要是事实这块,具体时间能具体到你受伤哪一次吗?”小玲表示可以确认,但法医回复说警官认为事实未调查清楚。在录音中,民警也提到“没有调查清楚”。
2023年7月,小玲同居男友杨某动手导致她左右手不同程度受伤,生活自理不便。一年后,因小玲想做手部手术尽快恢复,两人再次爆发争吵并动手。小玲记得对方曾说:“残了就只能跟着我”。2024年9月,在与杨某彻底分手且分开居住后,小玲前往北京海淀香山派出所报 ...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数小时后,最后一块肿瘤组织被成功分离。术后核磁共振显示肿瘤实现全切,病理报告进一步证实为相对良性的脊髓室管膜瘤——完整切除,意味着治愈的曙光照进现实。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题:如何预防慢性病致残,怎样减少老年人跌倒致残?——七大看点透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新华社记者 ...
因何致残?如何预防?怎样康复?——“消除生命缺憾”还需筑牢三道防线---8月25日,是我国新设立的首个“残疾预防日”。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我国每16人中就有1名残疾人,且每年新增残疾人约200万。这么多人因何致残?如何筑牢残疾预防的防线?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项工作任务和25项工作指标,涵盖了各主要致残因素的防控任务和措施,提出“全面实施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三级 ...
宁波女大学生献血致残案昨开庭,女孩父亲期盼: 用爱心化解因爱心引起的纠纷 宁波中心血站是否有过错成庭审辩论焦点 本报记者 王晨辉 文/摄 ...
看点六:做好伤害致残防控,加强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 计划在“伤害致残防控行动”部分,明确提出加强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介绍,当前,跌倒是我国老年人因伤害就诊的首要因素。
2024年8月25日是第八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为:预防疾病致残,共享健康生活。8月24日上午,广东省残联、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通信管理 ...